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6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836篇
耳鼻咽喉   320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55篇
口腔科学   206篇
临床医学   4554篇
内科学   3354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2078篇
特种医学   14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77篇
综合类   7547篇
预防医学   1155篇
眼科学   257篇
药学   2832篇
  48篇
中国医学   1335篇
肿瘤学   383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675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571篇
  2013年   1501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1962篇
  2010年   1828篇
  2009年   1733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515篇
  2006年   1367篇
  2005年   1245篇
  2004年   1033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发病率较低。手术切除是过去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肿瘤全切除率极低,且手术后多数病人后组颅神经障碍的症状有所加重或产生面瘫。80年代以前文献报道手术后死亡率在9.1%~16.1%。伽马刀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是十多年来开展的新项目,但临床报道很少。我院对8例病人进行伽马刀治疗,结合随访情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82.
83.
颈动脉海绵窦瘘60例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我科收治的6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s),对32例进行随访,时间从1.5年至23年平均45月。在历时24年中,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结扎、开颅铜丝导入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球囊栓塞等。本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其中以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4.
对18只大鼠进行内皮素脊髓鞘内注射,观察及记录大鼠后肢功能状态,并将18只大鼠分为3个不同的时间处死,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3组均表现缺血缺氧病理改变。2及4h实验组病变重于30min实验组。脊髓下胸段、腰段病变重于颈段及骶尾段。同时发现,大鼠后肢的功能状态与其脊髓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不呈正比。  相似文献   
85.
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Hughe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Hughes临床分级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可缩短病程、缓解急性期症状。  相似文献   
86.
鞘内IgG合成率研究的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勋  罗建仲 《四川医学》1989,10(2):107-108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患,如多发性硬化(MS)、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播散性脑脊髓炎、散发性脑炎等,病人脑脊液(CSF)中IgG水平常有改变。检测病人CSF中IgG水平有助于诊断。但CSF中IgG水平常受血清IgG水平和/(或)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 CSF中IgG的来源有三:①血中IgG增离,通过功能正常的BBB,如高γ-球蛋白血症时,γ-  相似文献   
87.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央桥脑髓鞘溶解症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央桥脑髓鞘溶解症 (CPM)的MRI表现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1 5TMR仪对 2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CPM患者进行T1WI、T2 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 (FLAIR)、DWI和增强扫描MR检查。结果 桥脑中央部、双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等部位出现对称性长T1、T2 信号 ,增强MRI无明显强化反应。DWI显示桥脑病变呈明显高信号 ,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在 10 0× 10 -6mm2 /s~ 30 0× 10 -6mm2 /s之间 ,FLAIR仅显示为略微高信号 ,表明病变伴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水肿 ;同时 ,双侧肝豆状核亦表现出DWI高信号 ,ADC值在 30 0× 10 -6mm2 /s~ 6 0 0× 10 -6mm2 /s之间 ,FLAIR呈不均匀较高信号 ,其中 1例尚出现尾状核头对称性DWI略低信号 ,表明在缓慢的病程进展中同时伴有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等改变。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和CPM具有较为特征的MRI表现 ,DWI对其具有较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mPGES-1)的表达机制及塞来昔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A组),另24只将特制的硅橡胶圈置于兔右侧颈动脉。术后给予1%高胆固醇喂养14d,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颈动脉狭窄无干预组(B组1、小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15mg/kg,C组),大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35mg/kg,D组),每组各8只。治疗4周后取双侧颈动脉并分为平等2段,分别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颈动脉斑块干预后COX-2及mPGES-1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的斑块中COX-2及mPGES.1表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C、D组颈动脉斑块的C0X-2及mPGES.1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1。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起着主导作用。塞来昔布干预可抑制COX-2及mPGES—1的表达,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吗啡对切口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PKCγ)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Ⅰ组)、对照组(Ⅱ组)术前30 min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20μl,术后吗啡治疗组(Ⅲ组)、术前吗啡治疗组(Ⅳ组)分别于术后和术前30min鞘内注射吗啡5μg(10 μl)。所有大鼠均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角PKCγ的表达。结果 Ⅱ组术侧脊髓背角PKCγ-IR表达高于非术侧及Ⅰ组(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脊髓背角PKCγ-IR表达降低(P<0.05或0.01),而Ⅲ组、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的PKCγ-IR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0.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成。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们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64例,效果较好,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