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548篇
内科学   84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947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07篇
  16篇
中国医学   41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1.
稳斑方对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稳斑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5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他汀组和稳斑方组,每组14只.喂食高脂饲料1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他汀组和稳斑方组分别开始给予相应药物,8周后处死.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主动脉病理切片,观察斑块面积、脂质核心面积、内膜及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结果 稳斑方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稳斑方组主动脉斑块面积、脂质核心面积、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均减少(P<0.01),而纤维帽厚度、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心面积则升高(P<0.01).结论 稳斑方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斑块内部结构,对稳定AS斑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初始剂量20 mg/d,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情况(LDL-C<2.6 mmol/L)增量,最大剂量4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DL-C明显下降(P<0.01)。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对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体外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以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为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生成量及相对电泳迁移率(REM)为指标,研究了辛伐他汀对铜离子(Cu2 )诱导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结果随辛伐他汀浓度从1~10μmol/L的增加,TBARS值分别减少67.3%,73.9%,81.9%,REM值减少48.3%,55.2%,58.6%,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关系.其中10μmol/L辛伐他汀可几乎完全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结论辛伐他汀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u2 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七黄稳斑胶囊单用及合用辛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不稳定斑块对照组(B组)、参七黄稳斑胶囊治疗组(C组)、辛伐他汀治疗组(D组)、参七黄稳斑胶囊和辛伐他汀合用治疗组(E组)。A组用普通饲料,其他组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末造模成功后,如前喂养,C、D、E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干预。24周末在腹主动脉注射药物触发斑块破裂,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结果与B组相比,C、D、E组血清中VCAM-1、ICAM-1、hs—CRP的水平及斑块面积、内膜厚度明显降低,纤维帽明显增厚(P〈0.01);其中C组优于D组(P〈0.05),E组优于C组(P〈0.01)。结论参七黄稳斑胶囊有较好的稳定斑块的作用,与辛伐他汀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辛伐地他汀 -舒降之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方法 :72例均系肾综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随机分治疗组 (5 6例 )和对照组 (16例 )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治疗组给予服辛伐他汀每晚 5~ 2 0mg ,1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服用非诺贝特 ;对照组未用降脂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1周、2周血脂全套 (TC ,TG ,LDL和HDL)、肝功能 (AST ,ALT ,TP和ALB)、肾功能 (BUN ,Scr)、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每晚 2 0mg服用 1周可使 6 3%的患者总胆固醇 (TC)下降 33% ,服用 2周可使 84%的患者血TC降至正常 ;单用辛伐他汀在降低TC的同时 ,可使甘油三酯 (TC)下降 43.16 % ,若与非诺贝特合用可使TG下降达 6 4.2 2 % ,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2 0mg >10mg >5mg ,每晚服用 5mg共 2周仅能使 6 0 %的患者TC下降 12 .5 %。结论 :辛伐他汀 (每晚 2 0mg)能安全、快速有效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 ,而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近期无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动物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作用等途径起到了神经保护作用.而他汀类药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98例,动态观察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肾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肾康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的FG、2hPG、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TC、TG、LDL-C、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都较服药前降低,HDL-C水平较服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FG、2hPG明显较服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FG、2hPG和服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IAI较服药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糖肾康与辛伐他汀都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且糖肾康还有协助降糖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搜集脑梗死或TIA患者80例经彩色B超示具有颈内动脉斑块40例为A组,椎动脉斑块40例为B组,均服用辛伐他汀进行了1年临床观察随访,对其作用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56—78岁,均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两组患者均采用辛伐他汀20mg qd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以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颈内动脉斑块组(A组)、椎动脉斑块(B组)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统计学方差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对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患者同时伴有颈内动脉斑块或椎动脉斑块进行口服辛伐他汀稳定动脉斑块治疗,1年临床观察随访,颈内动脉斑块组和椎动脉斑块组两者之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张云 《山东医药》2007,47(7):48-4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较好的非调脂作用。故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降压疗效进行了观察。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级高血压病患者446例,男256例,女190例;年龄40~75岁。诊断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且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近半年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史、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3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CRP)是血管炎症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本研究定量检测血清高敏感CRP(hs—CRP)水平,以探讨血清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