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76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54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1261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704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目的 优化以往构建的以预防 1 型糖尿病为目的的全长谷氨酸脱羧酶(GAD)65 DNA疫苗,尝试构建GAD 65片段与IL-10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GAD65质粒中扩增出GAD190-315片段和GAD490-570片段的cDNA,以overlap PCR法将之分别与hIL-2信号肽cDNA拼接,得到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以p43.2-mIL-10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IL-10基因。将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分别与IL-10基因依次克隆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构建出2种双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Bud-SGAD190-315/IL-10和pBud-SGAD490-570/IL-10。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COS-7细胞,转染后48和72 h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裂解产物及上清液中SGAD190-315和SGAD490-570融合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结果 核酸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和IL-10基因序列与报告序列一致。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均检测到SGAD190-315/IL-10和SGAD490-570/IL-10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2种GAD65片段与IL-10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1型糖尿病的基因疫苗预防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体外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兴奋损伤模型,探索其凋亡发生是否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细胞色素C(Cyt C)释放而实现,为今后干预性使用神经保护剂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及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选用合适谷氨酸浓度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利用LDH测定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谷氨酸暴露后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动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及线粒体内和胞浆内Cyt C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呈明显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0 μmol/L浓度可使LDH释放量明显增加 (18.4%,P<0.05),暴露后6 h凋亡率显著增加;凋亡发生前,神经元caspase-3活性已明显增高(3 h),6 h达高峰;线粒体Cyt C释放发生在caspase-3增高前,30 min时胞浆内Cyt C水平即明显增加(P<0.05),3 h胞浆内Cyt C水平超过线粒体内,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进行性减少。结论:50 μmol/L谷氨酸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线粒体膜,使Cyt C易位释放入胞浆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致。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采用磁共振波谱MEGA-PRESS序列,观察针刺合谷穴对不同性别健康人前额叶内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 Glu)、谷氨酰胺(glutamine, Glx)及r-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76例健康受试者刺激前及刺激(手针和纤毛针)合谷穴时磁共振波谱(MRS)数据,采用t检验及Pearson统计,分析刺激前后Glu﹢、Glx﹢和GABA﹢浓度变化的性别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手针刺激前男性Glu﹢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手针刺激时男性Glu﹢和Glx﹢浓度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纤毛针刺激前男性Glx﹢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纤毛针刺激时男性Glu﹢和Glx﹢浓度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但手针和纤毛针刺激前和刺激时男性GABA﹢浓度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针刺激前和刺激时,性别与Glu﹢及Glx﹢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纤毛针刺激前和刺激时,男性与Glu﹢及Glx﹢浓度呈正相关(P<0.05);手针和...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改善AD小鼠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及保护突触结构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40只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正常+地黄饮子组和模型+地黄饮子组给予地黄饮子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150 d。采用小鼠避暗箱实验和Y迷宫自由交替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液质联用质谱仪(LC-MS)测定样品中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含量;长时程增强(LTP)实验检测脑组织的突触可塑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AAT2),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评估EAAT2的定位及表达;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避暗箱实验中停留...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酸性神经肽 (bovineacidicneuropeptide 1BANP 1)对小鼠脑内氨基酸类递质 (谷氨酸和γ 氨基丁酸 )及cGMP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5只 ) ,其中 5组按 15mg/kg腹腔注射BANP 1,将小鼠在注射后 0 5h ,1h ,2h ,3h ,4h处死并取脑匀浆 ,另一组为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 ,在注射盐水后 1h处死并取脑匀浆 ,用 75 %冰乙醇抽提氨基酸类物质及cGMP并沉淀蛋白质。应用滤纸电泳法对小鼠大脑谷氨酸 (glutamicacid ,Glu)和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进行测定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小鼠大脑环磷酸鸟苷 (cyclicmonophos phateguanosine ,cGMP)进行测定。结果 :腹腔注射BANP 1后 ,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Glu浓度在 1h、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5h、3h、4h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GABA浓度在 2h、3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5h、1h、4h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1)。cGMP浓度有一定升高 ,1h 2h时显著升高 (P <0 0 1) ,其余各时间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BANP 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可升高脑内Glu、GABA及cGMP水平  相似文献   
56.
一氧化氮对谷氨酸单钠脑损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谷氨酸单钠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浆、脑内NO含量的变化。方法 给断乳分窝小鼠MSG灌胃 ,每天 2次 ,连续 30d ,31d早灌胃后对小鼠进行迷宫行为训练 ,2 4h后对其进行迷宫记忆检测 ,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脑内的NO含量。结果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影响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其血浆、脑中NO含量均升高并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可加重MSG对小鼠学习与记忆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7.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65-Ab)是近年来发现一种新的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 β细胞自身抗体 ,与糖尿病的病理及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对早期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糖尿病组 1 2 6例 ,平均年龄 4 8 5± 1 3 6岁。按WHO( 1 985年 )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为 2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 2 5岁。正常对照组 1 8例 ,平均年龄4 2 7± 8 5岁 ,为健康体检者。1 2 方法  所有对象测体重指数 (BMI)体重 (kg) /身高2 (m2 ) ,血清GAD65 Ab采用酶免法 ,糖化血红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酸性神经肽 1(bovineacidicneuropeptide 1,BANP 1)对小鼠脑内谷氨酸 (glutamicacid ,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5只 ) ,其中 5组按 15mg/kg腹腔注射BANP 1,分别在注射后0 .5h ,1h ,2h ,3h ,4h处死小鼠并取脑匀浆 ;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 ,注射后 1h处死并取脑匀浆 ,用体积分数75 %冰乙醇抽提氨基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质。应用纸电泳法测定Glu和GABA。结果 :腹腔注射BANP 1后 ,与对照组比较 ,Glu含量在注射后 1h ,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5h ,3h ,4h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GABA含量在 2h ,3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5h ,1h ,4h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BANP 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升高脑内Glu、GABA水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与Graves'病病程及浸润性突眼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51例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GAD-Ab。结果:20例阳性,阳性率39.2%,其中病程<6月组,GAD-Ab阳性率7.7%,明显低于病程>6月组(P<0.01),Graves′病并浸润性突眼组,阳性率为57.7%,明显高于非浸润性突眼组(P<0.01)。结论:GAD-Ab的测定有助于了解Graves'病病程及监测浸润性突眼。  相似文献   
60.
c-fos反义寡核苷酸对谷氨酸神经毒性鼠脑损伤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c-fos基因的表达在谷氨酸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在9只SD大鼠侧脑室注射c-fos反义寡核苷酸以阻断脑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并用c-fos正义寡核苷酸为对照。观察脑组织中水、电解质含量和突触体内Ca2+浓度的变化,并采用细胞形态计量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目、形态的变化及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 c-fos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地阻断脑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降低脑组织c-fos阳性细胞率(9.4%±2.8%和74%±3%,P<0.01),抑制谷氨酸神经毒性所致的脑组织含水量(79.9%±0.4%和82.3%±0.8%,P<0.01)、钠(5.05mg/g干重±0.39mg/g干重和5.98mg/g干重±0.50mg/g干重,P<0.01)及细胞内Ca2+(176nmol/L±35nmol/L和344.12±50.13,P<0.01)含量的增加,抑制谷氨酸所致大脑皮质(157±10和145±7,P<0.01)及海马CA1区(297.64±18.3和210±19,P<0.01)神经细胞的丢失,减轻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损伤。c-fos正义寡核苷酸无此效应。结论 c-fos基因的表达在谷氨酸神经毒性脑损伤的发生中起有重要作用,阻断c-fos基因的表达可以拮抗谷氨酸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