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01.
目的 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ST)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2)家族成员之一的SIRT1/叉头框蛋白(FOXO3a)对碘海醇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HK-2细胞株培养贴壁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碘海醇组、碘海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acinamide,NA)组、碘海醇+FOXO3a siRNA组、碘海醇+低、高剂量虾青素(1.0、10.0μmol/L)组,继续培养然后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IRT1及FOXO3a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碘海醇组、碘海醇+低、高剂量虾青素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且随着碘海醇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虾青素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改善碘海醇对HK-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改善能力越强。加入碘海醇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虾青素预处理后,ROS水平下调。碘海醇使SIRT1蛋白的表达上调,同时降低了叉头框蛋白(FOXO3a)的表达,虾青素可以拮抗这一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拮抗作用增强。碘海醇作用下,SIRT1抑制剂NA可以降低SIRT1的表达,增加叉头框蛋白的表达,FOXO3a siRNA使FOXO3a的表达下降,但对SIRT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虾青素可以对抗碘海醇诱导的HK-2的氧化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内皮细胞SIRT1的表达有关,且在FOXO3a的上游发挥对抗碘海醇诱导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02.
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已经确定了多种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虾青素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治疗潜力,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郁症、脑梗死等.虾青素是一种强氧化型类胡萝卜素,具有强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的能力,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虾青素不仅有望成为多靶点治疗的药...  相似文献   
403.
尹蔷  尚小玉  张泽生 《中草药》2010,41(2):267-269
目的探讨虾青素制品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试验观察虾青素制品的抗炎作用,测定胸腔渗出液中白细胞数、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虾青素制品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液中白细胞数、PGE2和血清中的MDA均有抑制作用,并可提高血清中SOD的活性。结论虾青素制品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PGE2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04.
目的:分离鉴定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中的化学成分,为活性筛选提供样品。方法:90%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用IR,NMR,MS和X-衍射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到1个牻牛烷型倍半萜内酯,1个苯丙氨酸衍生物、1个生物碱和3个黄酮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X-衍射分析分别鉴定为:incaspitolide D(1),(S)-N-苯甲酰基苯基丙氨酸–(S)-2-苯甲酰氨基–3-苯基丙酯((S)-N-benzoylalanine-(S)–2-benzamido-3-phenylpropyl ester,2);吲哚-3-羧酸(indole-3-carboxylic acid,3);香叶木素(diosmetin,4),芹菜素(apigenin,5)和木犀草素(luteolin,6)。结论:化合物1-5是首次从咸虾花中得到,且首次通过二维NMR技术对化合物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用X-单晶衍射确证1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405.
褚贤君  戴凤飞  蒋曦 《江苏医药》2021,47(6):557-561
目的 探讨反式虾青素对慢性应激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炎症相关机制.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反式虾青素20、40和80 mg/kg给药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应激过程共计21 d,每天1次.造模期间给药组口服相应剂量的反式虾青素,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21 d.观察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小鼠不动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和色氨酸(TRY)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和额叶皮质TNF-α 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40 mg/kg和80 mg/kg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和额叶皮质TNF-α和IDO1蛋白表达增加,5-HT/TRY比值降低,5-HIAA/5-HT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40 mg/kg和80 mg/kg给药组小鼠海马组织和额叶皮质TNF-α蛋白表达减少,5-HT/TRY比值升高(P<0.05),80 mg/kg给药组小鼠海马组织和额叶皮质IDO1蛋白表达减少,5-HIAA/5-HT比值降低(P<0.05).结论 反式虾青素通过抑制海马组织和额叶皮质TNF-α表达、降低IDO1活性和增加5-HT含量,从而改善慢性应激小鼠的抑郁样症状.  相似文献   
406.
目的 探索并建立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虾姑中无机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取1.0 g粉碎均匀的样品,加入15 ml 0.15 mol/L硝酸-0.45%过氧化氢混合溶液,90℃水浴超声辅助提取3 h,每隔30 min振摇一次。提取完毕后,用离心机将样液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过0.22μm滤膜,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分离柱是Thermo Dionex IonPac AS19(4 mm×250 mm),以10 mmol/L碳酸铵+2%甲醇与100 mmol/L碳酸铵+2%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在15 min内完成了无机砷的分析测定。结果 在适宜条件下,无机砷可达到良好的分离,测定0μg/L~50μg/L浓度内As (Ⅲ)和As (V)的混合标准曲线,As (Ⅲ)和As (V)回归方程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 5,检出限为4.1μg/kg~5.8μg/kg, 3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7.1%~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7%~2.5%。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提取...  相似文献   
407.
目的从细胞水平上研究了虾青素对活性氧所致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B27无血清培养法进行SD乳鼠的大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LDH的释放量,SOD、CAT活性、GSH-Px的活力及MDA的含量。结果虾青素能提高活性氧损伤过的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减少细胞LDH的释放量,并增加细胞SOD、CAT活性、GSH-Px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结论虾青素对活性氧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8.
虾青素作为一种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能,但因水溶性差,对温度、光、氧等外界环境敏感,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而限制了应用。新型纳米给药系统对于改善上述缺陷具有优势。该文就目前基于脂质、多糖和蛋白的虾青素新型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归纳与思考了虾青素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方向,期望为虾青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09.
简洁  吴其云  杨孝斌  缪丽兰  吴继春 《中成药》2023,(11):3639-3643
目的 研究虾脊兰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化学成分。方法 虾脊兰甲醇提取物采用聚酰胺、硅胶、MCI、反相C18、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乙酸酯(1)、3,5-二羟基戊-4-内酯(2)、甲基α-L-呋喃阿拉伯糖苷(3)、β-D-吡喃果糖(4)、2,4(1H,3H)-喹唑啉二酮(5)、5-羟基-2-羟甲基吡啶(6)、4-乙酰氨基丁酸(7)、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2′-脱氧尿嘧啶核苷(9)、2-(呋喃-2′-基)-5-(2″S,3″S,4″-三羟基丁基)-1,4-二嗪(10)、calanthoside (11)、ginsenine (12)、酒渣碱(13)、gardenifolin H (14)、山橘脂酸(15)、芦丁(1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7)。结论 化合物1~4、6~10、12~16均为首次从虾脊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