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62篇
  免费   5067篇
  国内免费   4368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653篇
妇产科学   599篇
基础医学   3731篇
口腔科学   665篇
临床医学   7355篇
内科学   10015篇
皮肤病学   617篇
神经病学   1088篇
特种医学   16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3108篇
综合类   21734篇
预防医学   3794篇
眼科学   573篇
药学   15085篇
  78篇
中国医学   12972篇
肿瘤学   1654篇
  2024年   644篇
  2023年   1906篇
  2022年   1709篇
  2021年   2108篇
  2020年   2088篇
  2019年   2254篇
  2018年   1294篇
  2017年   2181篇
  2016年   2247篇
  2015年   2626篇
  2014年   3574篇
  2013年   3523篇
  2012年   4720篇
  2011年   5226篇
  2010年   4667篇
  2009年   4559篇
  2008年   5036篇
  2007年   4425篇
  2006年   4466篇
  2005年   4196篇
  2004年   3525篇
  2003年   3210篇
  2002年   2577篇
  2001年   2367篇
  2000年   1802篇
  1999年   1431篇
  1998年   1152篇
  1997年   1004篇
  1996年   1049篇
  1995年   816篇
  1994年   712篇
  1993年   507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404篇
  1990年   374篇
  1989年   319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室重构的效应。方法 :将 40只 16周龄SHR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 (SHR -L)、福辛普利治疗组 (SHR -F)、氨氯地平治疗组 (SHR -A)及空白对照组 (SHR -C)。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放免及病理检查方法对SHR治疗 8周、16周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I)、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II(PAngII,MAngII)及左室重构指标检测。结果 :①各治疗组治疗 8周、16周收缩压均明显下降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各治疗组左室重量 (LVW)、左室重量指数 (LVMI)均有显著性改善 ,SHR -F组治疗 16周较其他两组LVMI显著减低。②仅SHR -F组治疗 8周APOI显著性下降 ,治疗 16周各治疗组APOI均有显著下降 ,尤以SHR -F组下降明显。③SHR -L组治疗 8周及 16周PAngII,MAngII显著增加。SHR -F组治疗 8周MAngII显著下降 ,治疗 16周SHR -F ,SHR -A两组MAngII均明显下降 ,且前组较后组下降显著 ,但对PAngII无明显影响。结论 :3药物均能有效逆转心脏肥厚及抗心肌细胞凋亡 ,其中以福辛普利显著。上述作用可能是拮抗心肌组织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效应。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提高抗CEA单抗二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荷人结肠癌裸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物素化抗 CEA单抗 100μg,48 h后腹腔注射亲和素 80μg,0.5 h再经腹腔注射153Sm标记的 SA 3.7 MBq/15μg(放大促排组)。以 二步法(生物素化CEA单抗-153Sm标记链霉亲和素)和153Sm标记的CEA单抗作为对照组。在注射放射性标记物后4 和 24 h进行体外 γ CT显像和体内标记物分布测定。结果亲和素放大促排组 4 h即见肿瘤部位浓聚放射性,而对照组 无明显显影。亲和素放大促排组瘤/血放射性比值在注药后 4 h和 24 h分别为 1.55±0.058和 4.62±1.076,高于对照组 (二步法组和直接标记法组分别为1.004±0.221和2.028±0.367及0.260±0.084和0.847±0.368)。结论亲和素放大促排 能迅速降低血本底,提高靶/非靶(T/NT)放射性比值,缩短显像时间,改善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抗癌胚抗原(CEA)单抗与生物素及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 SA)偶联物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CEA单抗按抗体与生物素活化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50进行生物素化。抗CEA单抗与SA的偶联采用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琥珀酰亚胺酯(SPDP)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EA单抗偶联物的生物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别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 结果 生物素化单抗每分子抗体中约偶联3分子生物素,具有良好的SA结合活性,经SDS-PAGE电泳证实为单一蛋白条带,仍保留95%的免疫活性。SA每分子中含有1~2个巯基,而抗CEA单抗每分子中含有2~3个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琥珀酰亚胺酯间接ELISA方法证实偶联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素结合活性, SDS-PAGE电泳显示单抗-SA偶联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10 000左右,仍保留着原单抗活性的70%左右。结论 所制备的两类抗CEA单抗偶联物基本保持完整的特异性结合肿瘤CEA的性质,可为进一步的预定位显像和治疗应用提供可靠的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组(50 mg/kg的NOB+5 mg/kg EX527)。在建模前24 h对小鼠进行药物处理。通过阻断小鼠左肾动静脉血流建立RIRI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叉头框蛋白O3a(FOXO3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OB组小鼠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脏纤维化面积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抗氧化作用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62降低(均P<0.05)。此外,EX527逆转了NOB对肾脏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减轻RIRI。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苍术进行生态适宜性和品质区划,为苍术的栽培选址和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文献搜集的方法收集近30年与苍术分布和挥发油含量相关的研究数据,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野生苍术生态适宜性进行区划,并对苍术的适宜种植区和品质形成区进行预测。结果:1)野生苍术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燕山山脉、太行山脉、陕北高原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区、大巴山区、桐柏山区、大别山区、茅山周边及黄山周边地区;2)合格野生苍术(苍术素含量>0.30%)最适宜分布区集中在湖北省中部的大洪山、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处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安徽省中部的张八岭和江苏省南部的茅山山区至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大别山区的野生苍术品质差异较大。结论:MaxEnt和GIS对野生苍术生态适宜性分布区预测结果可靠有效。生态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苍术品质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生产合格苍术药材需要有优良的种质资源,以及合适的生态种植环境,如林下、林缘或田间作物套种等。  相似文献   
996.
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雷诺氏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膝骨关节炎等疾病。在对DSD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阿魏酸、藁本内酯、肉桂酸、桂皮醛、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细辛脂素可作为DSD的Q-Marker,为DSD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等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评价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的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9批人工栽培和市售半枝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半枝莲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半枝莲药材的共有模式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半枝莲药材的相似度为0.817~0.989,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0.850%、0.010%~0.180%、0.00034%~0.07400%、0.0019%~0.0690%;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6.268%的4个主成分(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可对半枝莲药材质量进行排序。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可全面综合评价半枝莲质量。此方法的建立为半枝莲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了分析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Irpex laceratus A878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和13C-NMR、UV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A878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和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撕裂耙齿菌内酯A(1)、撕裂耙齿菌内酯B(2)、细胞松弛素H(3)、细胞松弛素J(4)、18-甲氧基细胞松弛素J(5)、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H(6)、细胞松弛素J3(7)、拟茎点霉(口山)酮A(8)、狄瑟酚A(9)、桔青霉三酚A(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和1S,2R,4S-三羟基-对-薄荷烷(1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吡喃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4、5和9对人神经癌SF-268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  相似文献   
999.
崔琪  俸明康  丰日落  王涛  张绍山  李莹  陈晨  刘圆 《中草药》2023,54(3):898-906
目的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鉴定分析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全面分析甘松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导肽、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甘松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0个MADS-box转录因子,含有90~36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79.96~41 707.68,理论等电点范围为4.87~10.43,主要在细胞核表达,均含有MADS保守结构域,均不含信号肽、导肽以及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甘松MADS蛋白主要属于TypeII型。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鉴定了甘松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为甘松深入研究甘松MADS-bo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为甘松的药用成分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培育优质甘松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吴浩  黄蓓蓓  贾志鑫  刘洁  陈奕君  肖红斌 《中草药》2023,54(5):1377-1385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紫菀Aster tataricus中润肠通便作用的效应成分。方法 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体内肠道内容物的成分,再利用SYBYL-X 2.0与Discovery Studio 4.0分子对接软件研究肠道内容物成分与M2受体、M3受体、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的相互作用,明确各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强度。结果 体内肠道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8个紫菀中的化学成分,有10个成分均可与M2受体、M3受体及PKC蛋白分子对接较好,其中astin J与3种靶标蛋白结合的平均打分值最高,这些成分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氢键、范德华力、经典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 紫菀中的astin J、asterin F、asterin A、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共10个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M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C蛋白的表达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