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15篇
  免费   1174篇
  国内免费   179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196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720篇
内科学   76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13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174篇
综合类   8625篇
预防医学   1473篇
眼科学   203篇
药学   2845篇
  71篇
中国医学   5092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871篇
  2019年   867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1055篇
  2014年   1710篇
  2013年   1716篇
  2012年   2112篇
  2011年   2275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2043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617篇
  2005年   1627篇
  2004年   1452篇
  2003年   1219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757篇
  2000年   646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666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504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1~72岁,中位数54岁。病变节段L4~519例、L_5S_111例。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数4年。比较手术前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长度(0.48±0.12)cm,手术时间(61.32±6.78)min,术中失血量(47.83±12.41)mL。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加强换药后切口乙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3±1.27)分,(1.02±0.24)分,(0.65±0.12)分,F=17.832,P=0.000;(45.37±4.35)分,(15.42±2.87)分,(7.76±1.19)分,F=29.931,P=0.000];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腰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0,P=0.000),术后3个月的腰部疼痛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00);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0,P=0.000),术后3个月的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00)。术后3个月SF-36量表评分中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增高[(58.37±7.16)分,(71.28±5.25)分,t=7.964,P=0.000;(56.42±4.79)分,(73.14±6.28)分,t=11.595,P=0.000;(56.57±7.19)分,(76.19±4.35)分,t=12.788,P=0.000;(64.39±7.14)分,(78.91±5.64)分,t=8.741,P=0.000;(65.73±8.29)分,(76.54±6.58)分,t=5.594,P=0.000;(60.12±4.64)分,(69.83±6.57)分,t=6.612,P=0.000;(54.62±6.56)分,(67.28±5.87)分,t=7.877,P=0.000;(58.28±8.19)分,(70.85±5.45)分,t=6.998,P=0.000]。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在腰椎峡部裂(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经MSCT诊断为LS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综合对比MPR、MIP、VR图像。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检出LS 227处,滑脱73例;MPR图像、MIP图像对LS检出率高于VR图像(P<0.05)。MPR图像可清楚显示LS情况及椎体滑脱程度;MIP图像也可显示LS情况,但对周围软组织观察效果不佳;VR图像可立体观察峡部结构,但对较小裂隙显示较差。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全方位评估LS情况,推荐MPR作为临床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6-06,于我院接受TESSYS手术的339例LDH患者,术后均行腰椎CT及三维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将之分为三组:少量磨削组278例,中量磨削组49例,大量磨削组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腰椎不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中度和重度磨除组术后2年VAS评分1年3个月,术后2年的JOA评分1年3个月(P0.05)。此外,术后1、2年,大量磨削组的VAS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大量磨削组的JOA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磨削组的总有效率(92.1%)中量磨削组(75.5%)少量磨削组(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发生率相比,大量磨削组(66.7%)中量磨削组(34.7%)少量磨削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SSYS手术中进行椎间孔成形操作时,对上关节突进行轻度磨削不会对其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但随着磨削程度的增加,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对其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腰椎吻合棘病,又称吻合椎综合征和棘间骨关节病等。该病于1933年首次被提出,主要由腰椎相邻两棘突互相碰撞而引起,常导致慢性下腰部疼痛。该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以致其临床漏诊或误诊率极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补肾壮骨汤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临床的影响。[方法]以"补肾壮骨汤"为首输关键词,以"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等为次输关键词,全面搜索补肾壮骨汤对OTCF患者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一般特征,对文献资料所提取的治疗有效率、骨密度、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治疗安全性(新发骨折率)等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处理与分析。[结果]共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范畴,文献总样本量1 037例。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OR=4.63,95%CI[2.92,7.36],P0.000 01]、改善骨密度[MD=0.08,95%CI[0.06,0.1],P0.000 01]、降低ODI指数[MD=-2.34,95%CI[-3.49,-1.19],P0.000 01]、降低新发骨折率[OR=0.08,95%CI[0.11,0.44],P0.000 01]。[结论]与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相比,补肾壮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在OTCF患者治疗中,可提升患者术后骨密度、改善胸腰椎功能障碍和降低术后新发骨折率,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临床治疗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在甲状腺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复发率较高[1],且滤泡上皮从弥漫性增生发展为局限性退行性变及局灶性增生风险较高,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存在癌变可能,主要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所致[2]。医学研究表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发生甲状腺癌变的概率在17%左右[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探讨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随访本院1993-2003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病例236例,对术后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症状消失后再复发者复查X片、CT或MRI了解病因。结果手术疗效不佳者25例。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残留髓核再突出、术后脊柱不稳倾向增加、对侧隐窝狭窄认识不足、神经根损伤、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漏切、感染、术后椎管内瘢痕黏连等。全椎板切除术较椎板问开窗术更易发生椎管内瘢痕黏连(P<0.01)。结论首次手术时应尽可能取净髓核组织,对动力位摄片发现有椎问不稳倾向者行后外侧植骨或椎体问植骨融合,常规探查并妥善处理侧隐窝,牵拉神经根时间不应过长且用力轻柔。行腰椎间盘CT和MRI扫描时,应注意包括椎间盘相邻上下椎体的1/3部,以防止遗漏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尽量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以减少脊柱创伤,术中间断冲洗,术毕持续负压引流,以减少术后黏连,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20.
我院骨科于1993年2月~2004年9月共收治胸腰椎手术患者268例。经医疗与护理的紧密结合。使患者术后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