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85篇
  免费   2833篇
  国内免费   3917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750篇
妇产科学   554篇
基础医学   3949篇
口腔科学   597篇
临床医学   10950篇
内科学   3265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3245篇
特种医学   26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615篇
综合类   18560篇
预防医学   2677篇
眼科学   1449篇
药学   6353篇
  74篇
中国医学   5482篇
肿瘤学   831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466篇
  2022年   1204篇
  2021年   1485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1319篇
  2018年   699篇
  2017年   1146篇
  2016年   1325篇
  2015年   1586篇
  2014年   2604篇
  2013年   2611篇
  2012年   3610篇
  2011年   4051篇
  2010年   3713篇
  2009年   3783篇
  2008年   4361篇
  2007年   3899篇
  2006年   3665篇
  2005年   3801篇
  2004年   3208篇
  2003年   3001篇
  2002年   2511篇
  2001年   2224篇
  2000年   1800篇
  1999年   1512篇
  1998年   1293篇
  1997年   1202篇
  1996年   1056篇
  1995年   1028篇
  1994年   798篇
  1993年   587篇
  1992年   519篇
  1991年   437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427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相似文献   
92.
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孕14—16dSD胎鼠的脑室下区组织,体外培养后鉴定细胞。制作脊髓全切模型,伤后1周将Brdu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到大鼠体内,移植后及8周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和BBB功能评分,并留损伤脊髓处作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移植后8周BBB评分损伤组、移植组都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移植组恢复较好;(2)模型制作后,CSEP波均消失,细胞移植后8周移植组的波形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潜伏期延长;(3)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处存在大量Brdu染色阳性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在体内可到达损伤脊髓处并能存活;脊髓损伤部位NF-200及GFAP染色阳性的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性的细胞。[结论]静脉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到达损伤区代替受损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使损伤的脊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3.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发生在硬脊膜或邻近区域的异常动静脉分流。虽然该病多数被认为与外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压迫有关,属后天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绝大多数病例中很难确定其真正原因,文献中能确定原因的病例报告也极少。笔者在2006年6月诊治了1例在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术后8个月在原手术区域出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5.
目前许多脊髓外科手术是在患者非清醒状态下进行的,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作为一种可连续监测脊髓功能的手段,自1977年Nash首次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逐渐引起重视。在国外,术中脊髓监护还具有法律效应。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SEP术中监测脊髓手术共26例,现对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在西、北欧及北美人群中较高,约占活产婴儿的1/2500,但在亚洲人的发病率较低,约为1/10万,中国台湾仅报道有6例CF患者。该病的致病基因又称为CF基因,在正常白种人中CF基因突变携带者频率为2%~4%,发病率为0.2%。  相似文献   
97.
脊诊整脊治疗青少年型颈椎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病,但在临床中青少年患者不在少数,有明显低龄化倾向,笔者自2004年至今收治60名患者,临床通过整脊手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定点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点定位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点定位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率95%,总有效率100%.结论 选择好适应症,该方案是简便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本文总结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MRI诊断准确率为82.6%。哑铃征及弄清脊髓与肿瘤的关系是MRI诊断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要点,本组病例哑铃征出现率为42.1%。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信号变化与脊膜瘤和室管腆窟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100.
神经膜瘤(Neurilemmoma)又称雪旺氏瘤(Schwannoma),神经鞘瘤,是由神经膜细胞起源的良性肿瘤,有关本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国内尚未见系统研究,部分少见部位如副鼻窦,胸壁,胃等未见报告,本文报告我院1974-1985年间少见部位神经膜瘤,分析和讨论临床X线表现,以便同道们注意本病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