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3篇
  免费   1733篇
  国内免费   2382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332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203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8031篇
内科学   1232篇
皮肤病学   258篇
神经病学   2594篇
特种医学   19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5907篇
综合类   10774篇
预防医学   1433篇
眼科学   1468篇
药学   3691篇
  31篇
中国医学   4841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892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858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816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1793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2438篇
  2011年   2705篇
  2010年   2525篇
  2009年   2407篇
  2008年   2743篇
  2007年   2571篇
  2006年   2514篇
  2005年   2647篇
  2004年   2107篇
  2003年   1929篇
  2002年   1554篇
  2001年   1181篇
  2000年   1039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740篇
  1997年   692篇
  1996年   613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468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76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相似文献   
82.
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孕14—16dSD胎鼠的脑室下区组织,体外培养后鉴定细胞。制作脊髓全切模型,伤后1周将Brdu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到大鼠体内,移植后及8周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和BBB功能评分,并留损伤脊髓处作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移植后8周BBB评分损伤组、移植组都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移植组恢复较好;(2)模型制作后,CSEP波均消失,细胞移植后8周移植组的波形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潜伏期延长;(3)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处存在大量Brdu染色阳性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在体内可到达损伤脊髓处并能存活;脊髓损伤部位NF-200及GFAP染色阳性的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性的细胞。[结论]静脉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到达损伤区代替受损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使损伤的脊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3.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发生在硬脊膜或邻近区域的异常动静脉分流。虽然该病多数被认为与外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压迫有关,属后天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绝大多数病例中很难确定其真正原因,文献中能确定原因的病例报告也极少。笔者在2006年6月诊治了1例在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术后8个月在原手术区域出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5.
86.
目前许多脊髓外科手术是在患者非清醒状态下进行的,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作为一种可连续监测脊髓功能的手段,自1977年Nash首次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逐渐引起重视。在国外,术中脊髓监护还具有法律效应。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SEP术中监测脊髓手术共26例,现对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急性高原肺水肿65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高原肺水肿是急性高原病最常见且致命的类型。现将救治的65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金轶  朱昊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487-5487,5489
下肢淋巴水肿临床上较为常见,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临床上一般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采用排除法对该病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误诊。目前仍公认为诊断金标准的淋巴管造影操作困难,临床应用日渐减少。笔者对18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双功彩超检查,并探讨其在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我们现在要尽量使这些治疗方法进入临床试验证明他们的可行性现在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基金很有限,所以只有很少的这些治疗方法真正用于病人主要的制药厂开始对脊髓损伤治疗产生兴趣,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前景方向十分清楚,我们需要努力快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转酪氨酸激酶C(tyrosine kinase C,TrkC)基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脊髓半切组(B组)、NSCs移植组(C组)、NSCs移植+神经营养素(NT)-3局部使用(D)组、转TrkC基WNSCs移植组(E组)和转TrkC基因NSCs移植+NT-3局部使用组(F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第9天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以及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 细胞移植后2个月SEP和MEP发生潜伏期和峰峰波幅以及右后肢BBB评分的恢复均以下组最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在局部给予的NT-3作用下,转TrkC基因NSCs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