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90篇
  免费   2723篇
  国内免费   1861篇
耳鼻咽喉   522篇
儿科学   495篇
妇产科学   492篇
基础医学   3266篇
口腔科学   1078篇
临床医学   9900篇
内科学   4582篇
皮肤病学   298篇
神经病学   1504篇
特种医学   2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0204篇
综合类   20413篇
预防医学   5107篇
眼科学   1709篇
药学   8867篇
  134篇
中国医学   5625篇
肿瘤学   934篇
  2024年   481篇
  2023年   1817篇
  2022年   1586篇
  2021年   1921篇
  2020年   1881篇
  2019年   1900篇
  2018年   851篇
  2017年   1621篇
  2016年   1873篇
  2015年   2309篇
  2014年   3725篇
  2013年   3609篇
  2012年   4711篇
  2011年   4708篇
  2010年   4491篇
  2009年   4440篇
  2008年   4853篇
  2007年   4483篇
  2006年   4244篇
  2005年   4680篇
  2004年   2902篇
  2003年   2597篇
  2002年   2050篇
  2001年   1854篇
  2000年   1515篇
  1999年   1089篇
  1998年   1034篇
  1997年   893篇
  1996年   749篇
  1995年   581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也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31-131,134
目的:讨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60例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麻醉前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中有0例患者为3级,有4例患者为2级,有40例患者为1级,有36例患者为0级.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3级,有10例患者为2级,有38例患者为1级,有24例患者为0级.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为122.02±4.53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34.28±6.7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为71.43±2.16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为81.55±4.2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心率为83.28±1.32次/分钟,对照组的心率为88.81±3.54次/分钟,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苏醒期躁动,降低血压,减少心率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针对异常群体进行及早干预以预防发生妊娠期相关疾病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如皋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的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女性1000例,受检者均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00例受检者中,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异常20例(2.00%),其中包括甲亢10例(1.00%)、甲减4例(0.40%)、亚甲亢3例(0.30%)、亚甲减3例(0.30%);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随着受检者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段异常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进行孕前优生的健康检查中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可指导临床医师对女性甲状腺功能进行及时干预调节,以预防发生早产、流产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70.
目的对比CT三维重建模型下模拟髋臼前柱2种经皮置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55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构建三维模型,共110侧髋臼前柱,调整模型透明度使其类似常规X线片,分别用2种置钉方法进行置钉,A组利用出口闭孔位和入口髂骨位引导置钉,B组利用髋臼前柱轴位引导置钉,置钉完成后恢复图像为不透明状态,记录螺钉是否进入髋关节及与耻骨支的位置关系。结果55例110侧髋臼,4侧未能找到髋臼前柱轴位影像予以剔除,106侧髋臼前柱纳入研究。2组模型均无螺钉进入髋臼。A组螺钉置入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59.4%、17.0%、23.6%,B组分别为59.4%、22.6%、17.9%,2组总体置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407)。A组女性骨盆置钉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7.1%、21.4%、71.4%,B组分别为28.6%、21.4%、50.0%,B组置钉质量显著高于A组(Z=-3.000,P=0.003)。A组男性骨盆置钉优秀率78.2%,良好率15.4%,尚可率6.4%,B组分别为70.5%、23.1%、6.4%,2组差异无显著性(Z=-0.969,P=0.333)。结论髋臼前柱轴位可以作为引导置钉的一种手段,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对于男性患者,2种方法均可实现较好的置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