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94篇
  免费   4073篇
  国内免费   2646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359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3868篇
口腔科学   1501篇
临床医学   18390篇
内科学   2545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32篇
特种医学   57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2992篇
综合类   45847篇
预防医学   6689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18025篇
  283篇
中国医学   18112篇
肿瘤学   309篇
  2024年   667篇
  2023年   2220篇
  2022年   2060篇
  2021年   2979篇
  2020年   3889篇
  2019年   3592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3352篇
  2016年   3822篇
  2015年   4590篇
  2014年   8717篇
  2013年   8844篇
  2012年   10612篇
  2011年   11520篇
  2010年   10597篇
  2009年   9793篇
  2008年   9356篇
  2007年   8435篇
  2006年   7381篇
  2005年   6847篇
  2004年   5947篇
  2003年   5246篇
  2002年   4335篇
  2001年   4086篇
  2000年   3309篇
  1999年   2554篇
  1998年   1932篇
  1997年   1640篇
  1996年   1451篇
  1995年   1248篇
  1994年   944篇
  1993年   644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498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41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永存骨骺的解剖变异,常在胸、腰椎中见到,发生在桡骨茎突处少见。笔者曾遇1例桡骨茎突处永存骨骺误诊为陈旧骨折,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胫骨平台解剖型钢板的结构特点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构特点。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4岁,平均38.7岁。结果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70°~120°,平均90.2°;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0.3°;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100°~135°,平均125.0°。按Merchant评分,终末随访时优18例,良12例,可4例。术后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钢板松动及断裂。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其三维结构符合胫骨平台解剖特点,可以提供持续坚强的固定,有利术后膝关节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3.
股骨髁上粉碎骨折术后不愈合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2005年,我科共收治股骨髁上粉碎骨折术后不愈合12例,均采用二次手术治疗,并加强骨折端内侧柱的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我们从2000年2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单臂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折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杨军  王毅  李英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7):811-813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Ⅹ、D-二聚体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和治疗老年下肢骨折后并发DVT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于LMWH治疗,40m g肌内注射,1次/d,共14d。非治疗组除不用LMWH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待。观察两组DVT的发生率及FX a含量及活性、D-二聚体含量、APTT、PT、TT的变化。FX a含量及活性测定采用酶免法,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金标法,APTT、PT、TT测定采用凝固法。结果:治疗组、非治疗组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33%、56.67%,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FX a含量及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与治疗前和非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APTT、PT、TT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X a、D-二聚体可以作为LMWH预防DVT和治疗效果的临床监测指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但当抗-X a浓度大于0.5U/m l以上时,还应注意联合监测APTT,防止治疗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996.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往往合并寰枢椎脱位,累及寰枢关节稳定性,如果处理不当时.往往会造成枕颈畸形及颈脊髓受压等严重后果。传统的非手术治疗疗效不理想;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易伤及周围血管、神经。目前开展的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日短的优点,并能达到早期功能恢复的目的。本院自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伴脱位2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 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6月对15例干骺端闭合性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左侧9例,右侧6例),分别应用股骨远端LISS或胫骨近端LISS行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随访5~26个月,平均13.2月。完全负重时间为12~26周,X线骨愈合时间11~24周,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浅表感染1例,皮肤水疱2例,经换药后愈合。无深部感染及皮肤坏死,无骨筋膜室综合征。Johner-W 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11例、良3例、中1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满意率为93.3%(14/15)。1例C3型胫骨平台骨折在术后2周出现胫骨内侧骨块明显移位伴髁间分离,二次手术在胫骨平台内侧加以支撑钢板固定,术后20周骨折愈合,功能评价为良;1例C3型胫骨平台骨折在术后8周出现膝内翻(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2°),术后20周骨折愈合,功能评价为中。结论LISS适用于单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及骨质疏松性股骨干远端骨折的治疗;对于胫骨平台C3型骨折内侧平台粉碎严重时,不能过分依赖LISS系统,或将接骨板置于内侧,而应该考虑在内侧辅助支撑钢板。  相似文献   
998.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膝关节镜检查及监测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7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5例。所有病例均行经皮骨折有限显露复位,适当植骨,应用1~3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配合CPM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螺钉断裂。按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结果:优12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5·2%。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对膝关节创伤小,可达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患肢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9.
李勇  蒋赛 《浙江创伤外科》2006,11(2):115-11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2~49岁,平均36.5岁。右踝23例,左踝1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13例,挤压伤2例。骨折类型:根据术前X片,按Lauge—Hansen分类:①旋前外展型(PA)18例;②旋前外翻型(PER)9例;③旋前背屈型(PD)3例;④旋后外展型(SER)6例。骨折就诊时间0.5—6小时.  相似文献   
1000.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0年3月~2003年3月,我们对19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对游离骨片、软骨片和半月板破裂作相应处理;在塌陷平台下方2.5~3 cm处,开一骨窗,在关节镜监视下,通过骨窗从下方用骨科冲头器械将压缩的关节面复位;开窗部位形成的骨缺损,用磷酸钙人工骨骨条植骨填补. 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9.2个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 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和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