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目的:探讨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GSCME)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衰老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3组:对照组(D-葡萄糖5.5mmol/L)、高糖组(D-葡萄糖40mmol/L)、GSCME组(GSCME 50μg/ml+D-葡萄糖40mmol/L),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SA-β-gal阳性衰老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干预24、48、72h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OD:48h:(0.599±0.062)比(0.375±0.013)],P均〈0.01;高糖孵育48h后SA-β-gal阳性细胞率[(50.70±1.49)%比(89.63±0.69)%]、G0/G1期细胞百分率[(49.15±2.56)%比(76.59±3.58)%]、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1.03±0.15)比(3.60±0.36)]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高糖组相比,GSCME孵育48h、72hHUVECs增殖率显著上升[48h:(0.375±0.013)比(0.424±0.023)],P均〈0.05,孵育48h显著降低SA-β-gal阳性细胞率[(89.63±0.69)%比(65.81±1.50)%]、G0/G1期细胞百分率[(76.59±3.58)%比(52.70±5.64)%]及细胞内ROS水平[(3.60±0.36)比(1.67±0.21)],P〈0.05~0.01。结论:蛹虫草提取物可延缓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进程,降低细胞内活性氧从而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研究诱骗受体2(DcR2)在小鼠胚肾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DcR2在胚肾发育中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方法分别选取胚龄为12.5 d、16.5 d、20.5 d和出生后8w小鼠的肾脏组织,使用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DcR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cR2的表达分布,免疫荧光共染检测DcR2与近端肾小管标志绒毛蛋白villin、远端肾小管标志水通道蛋白2(AQP-2)、衰老标志P16、胞核形态标志物核纤层蛋白B1(LaminB1)、增殖标志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共表达关系。 结果随着胚肾的发育,胚肾组织中DcR2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多,且明显高于成年肾脏;DcR2特异性表达于肾小管,且与villin共表达,但不与AQP-2共表达;DcR2阳性细胞高表达P16,却低表达LaminB1、Ki-67和PCNA。 结论DcR2特异性表达于胚肾近端肾小管细胞,且表达水平随胚龄增长而增多。此外,DcR2阳性细胞具有衰老相关表型,提示DcR2可能在胚肾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细胞衰老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3):1211-1216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大鼠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从青年(3个月龄)和老年(14个月龄)雄性SD大鼠分离培养NPCs。镜下观察两组NPCs形态特征和生长状况;待细胞传至第3代时,绘制生长曲线评估其增殖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beta-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法测定NPCs衰老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SOX-9的mRNA相对表达。[结果]两组细胞均呈短梭形或多角形,老年组NPCs胞体略偏大、扁平,胞质的折光性减弱,核变大;青年组NPCs较老年组贴壁、生长快,达到细胞融合状态所需时间短;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进入对数生长期后,青年组NPCs增殖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青年组蓝染的NPCs呈散在分布,而老年组多呈簇状分布,其SA-β-gal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青年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SOX-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NPCs衰老后其生物学活性及表型基因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4.
卵母细胞老化与许多不良因素有关,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等均致其质量低下,影响进一步发育。作为卵母细胞老化的一种类型,排卵后卵母细胞老化(POA)在体外培养时较为常见,可造成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胚胎发育不良,导致妊娠率下降和出生缺陷增加。氧化应激是POA过程中的重要触发因素,可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现就近年来有关POA的影响因素、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使用不同抗氧化剂延缓POA的发生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LIDD)是多种脊柱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常诱发下腰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如何防治LIDD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多项研究表明,终板软骨细胞(endplate chondrocytes, EPCs)衰老促进软骨终板钙化损伤,阻碍椎间盘营养供应,最终加速LIDD。EPCs衰老机制主要与DNA损伤、端粒缩短、氧化应激、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紊乱和自噬抑制等有关,通过减轻DNA损伤、激活端粒酶活性、抗氧化损伤、维持SASP稳态和激活细胞自噬等途径可以减轻EPCs衰老,保护软骨终板生理结构和功能,保障椎间盘的结构支撑和营养供应,从而延缓LIDD进程。  相似文献   
26.
卵母细胞衰老是女性自然衰老的开始,在分子层面了解导致卵母细胞衰老的原因和机制,对于抑制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和促进女性健康长寿至关重要。本文对卵母细胞衰老的分子病因机制,从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端粒缩短、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神经内分泌级联反应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中药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对结膜松弛症(CCH)的临床疗效及细胞衰老的影响。

方法:收集40例80眼Ⅱ~Ⅳ级肝肾阴虚型CCH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和人工泪液组(单纯人工泪液治疗),观察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治疗3mo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对于CCH分级在Ⅲ级及以上,随访3mo及以上并有手术意愿的CCH患者切除松弛结膜组织,冰冻切片行细胞衰老相关的β-gal染色观察,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3mo后联合治疗组的OSDI评分(14.53±2.68分)、BUT(9.25±3.02s)、SⅠt(8.95±3.57mm/5min)均显著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药物治疗后采取手术治疗的CCH患者人工泪液组为7例7眼,联合治疗组为4例4眼,且联合治疗组衰老阳性细胞计数显著低于人工泪液组(16.00±7.84个 vs 39.00±14.09个,P=0.013)。

结论: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CCH在缓解眼部症状、改善泪膜、促进泪液分泌方面,较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更为有效。联合治疗还可以减少CCH的细胞衰老,可作为除手术治疗之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8.
细胞衰老和肿瘤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细胞衰老是抑制肿瘤的机制,同时又能促进肿瘤的形成。正确认识他们的联系机制对于延缓衰老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细胞融合实验表明,衰老细胞具有生长抑制活性,细胞衰老是自身基因调控的结果。很多研究者开展了寻找衰老细胞中生长抑制因子的工作,抗癌基因Rb和p53与细胞衰老有密切关系,现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大鼠胰岛B细胞在衰老进程中长寿基因SIRT1与转录调节因子FOXO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将11只18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热量限制(CR)组6只和正常喂养对照组5只,饲养6个月后取胰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胰岛中SIRT1、FOXO1和胰岛素表达及分布,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以反映胰岛B细胞衰老情况。结果SIRT1与FOXO1均可表达于胰岛细胞胞浆、胞核中;β-Gal和胰岛素表达于细胞浆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R组大鼠胰岛SIRT1表达量较多(P<0.05),衰老相关β-Gal染色强度较弱(P<0.01),胰岛素表达量较低(P<0.05),但FOXO1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伴随着SIRT1表达增加,FOXO1胞核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热量限制诱导了大鼠胰岛B细胞SIRT1蛋白高表达;SIRT1可能通过抑制FOXO1活性而调控胰岛B细胞的衰老,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