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91篇
  3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测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多频稳态诱发反应(MFSSR)测试聋儿的残余听力,比较该方法与听性脑干反应(ABR)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来说明这种客观测试法所具有的优点。方法:在睡眠状态下测试了278例聋儿的MFSSR及ABR,分析了MFSSR不同频率阳性反应出现率及阈值分布范围,并与ABR阳性反应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左右耳MFSSR在0.5kHz、1.0kHz、2.0kHz和4.0kHz的阳性率分别为33.0g%、70.50%、44.96%、19.42%和33.81%、66.91%、41.07%、17.63%,而ABR的阳性率为16.91%和17.27%,MFSSR后3个频率的阳性反应出现率要明显高于ABR。结论:MFSSR作为一种客观测试方法具有频率特性好、刺激强度高、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判断等特点,是一种有价值的客观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2.
191例婴幼儿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测听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听阈预测的纯音听力图对婴幼儿进行分频率听力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GSI-Audera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对正常婴儿15例(30耳)、70例(121耳)2次以上耳声发射(OAE)复筛仍阳性的婴幼儿以及106例(212耳)疑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进行了测试。结果:听力正常组预测纯音的听力评估平均为(19·56±3·8)dBHL;70例(121耳)2次以上(OAE)复筛阳性的婴幼儿ASSR听力评估结果为正常:8耳;轻度:55耳;中度:39耳;中重度:8耳;重度:6耳;极重度:5耳。106例(212耳)疑有听力障碍婴幼儿ASSR听力评估结果正常:74耳,轻度:26耳,中度:26耳,中重度:2耳,重度:5耳,极重度:79耳。结论:利用ASSR听阈预测的纯音听阈来进行分频率听力评估,是1种具有频率特性、可靠的客观测听方法。很适于婴幼儿客观测听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后续进行详细的分频率听力评估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
钙代谢障碍与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alzhe im er d isease,AD)是皮质性痴呆的一种,系脑部疾病引发的综合征,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并伴有行为障碍及情绪异常等;临床过程呈慢性和进行性,发病机制复杂,至今病因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以SSVEP为实例探讨脑机接口系统中输出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独立分量分析和数字滤波器等技术提取脑电信号中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并对上述各种技术提取该信号的独到之处进行讨论。结果本文利用图示方式直观展示了三种信号处理技术在SSVEP提取中的特点。结论将三种信号处理技术用于脑机接口研制与开发的不同阶段,给特征信号的确认、分析和提取带来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25.
某冶金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太钢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5个生产厂256个噪声作业点进行现场监测。并对1 62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噪声特性和双耳纯音听力损伤的特点。结果1 628名噪声作业人员按其接触噪声性质不同分为6个工种,听力损伤以轧钢系统岗位最严重,其次为流动性岗位,辅助性岗位最低。同时非稳态噪声听力损伤比稳态噪声严重。结论非稳态噪声、高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比稳态/中、低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系统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比例的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和含二元共熔混合物的透皮贴剂。测定了利多卡因和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在pH 7.9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溶解度。以Franz类型的单室扩散池测定利多卡因及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贴剂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的熔点明显比利多卡因低。含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贴剂中利多卡因的稳态透皮速率是纯利多卡因贴剂的6倍。结论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低共熔混合物中的利多卡因具有较高的热力学活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利多卡因的体外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27.
28.
29.
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伴随着脂肪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与分布的改变。胆固醇是细胞膜脂筏区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调节因子。而且,它本身还是信号分子,可直接调控脂肪细胞的代谢与功能。脂肪细胞自身合成胆固醇的能力极其有限,因此主要依赖摄取与流出来调控胆固醇稳态。最新研究更发现阻断脂肪细胞上胆固醇的主动流出可抑制肥胖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细胞摄取与外排胆固醇的通路,并讨论胆固醇稳态对脂肪细胞的重要性及脂肪细胞胆固醇稳态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