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1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247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051篇
内科学   915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893篇
特种医学   6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201篇
综合类   4414篇
预防医学   916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1983篇
  23篇
中国医学   875篇
肿瘤学   36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114篇
  2006年   847篇
  2005年   1142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异烟肼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和体内外释药特性.方法用复乳法制备异烟肼聚乳酸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载药率;用溶出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体外释药特性.观测第3、6、9、12、15、18、25、32、39、42、49、56天的释药情况,并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将异烟肼聚乳酸微球、异烟肼(INH)分别置入24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股骨粗隆间髓腔内,测定微球在体内3、7、14、28、42、56d时的释药情况;实验组将第42、49、56天时的异烟肼聚乳酸微球洗涤液(空白组用磷酸缓冲液)与结核菌、钛块一起共同培养7d,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核菌生长情况.结果异烟肼聚乳酸微球呈比较完整的球形且分散性好,无明显聚集现象;微球平均直径为59.4±2.9μm,包封率为(67.51±0.57)%,载药率为(32.82±0.65)%.体外释药结果显示,最初14d累计释药达3.784±0.359mg,约占总量的30%,日平均释药0.270±0.024mg;随后42d累计释药5.328±0.203mg,约占总量的50%,日平均释药0.126±0.013mg,第56天时释药0.032±0.009mg.体内释药实验显示,3d时右侧股骨粗隆间骨质内INH浓度明显高于左侧(P<0.01);7~56d右侧INH浓度明显降低并低于左侧(P<0.01);7~56d左侧股骨粗隆间骨质内INH浓度持续在20±g/s以上.空白组钛块表面有大量结核菌生长,实验组钛块表面几乎无结核菌生长.结论异烟肼聚乳酸微球具有缓慢释放药物的特性.可以作为持久抗结核治疗的缓释体置入骨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病灶局部.  相似文献   
52.
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附6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基底节区最为常见,当出血量较多时,需要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减轻高颅压及脑疝,过去常用颞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去骨瓣减压,自1999年来笔者采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血肿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陈瑛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117-117
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高致残率的疾病。为了提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和预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提高日后生活能力。我院神经内科自2002年3月~2004年4月开展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出血5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54.
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缘粘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肿块,或局部粘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粘膜扩散,同时向深部组织浸润.下唇癌常向颌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虽无淋巴结转移的唇癌,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院于2005年3月成功为1例下唇癌晚期病人实施病灶扩大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好.本人是此病人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肿清除率大部分在75%~90%之间,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CT检查因其能够得到人体真正的断面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作定量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可充分显示病灶血液流动动力学特点,明显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使许多疾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宝贵生命。由于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需人去掌握,去很好的使用,CT检查扫描技术也不例外,因此,CT室技术员操作扫描技术也很关键,操作技术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技术员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还要熟练掌握CT扫描技术等理论、实践技能。现单从如何作好CT扫描技术工作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7.
2000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药口服、早期康复及西医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59.
60.
应用病灶显微切除联合自体桥状结膜瓣掩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32眼,经2月至4年的随访观察,术后26例溃疡治愈,治愈率达81.3%,其中16例呈角膜小面愈合,10例呈半透明膜样组织愈合。术后视力提高者19例,无变化者4例,下降者3例。本文就手术机理,适应症及操作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