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993篇
  免费   14126篇
  国内免费   6420篇
耳鼻咽喉   3614篇
儿科学   1999篇
妇产科学   3633篇
基础医学   8009篇
口腔科学   5002篇
临床医学   89402篇
内科学   22101篇
皮肤病学   1329篇
神经病学   6486篇
特种医学   133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0篇
外科学   58232篇
综合类   145815篇
预防医学   26208篇
眼科学   11987篇
药学   62748篇
  906篇
中国医学   25420篇
肿瘤学   7202篇
  2024年   2056篇
  2023年   9001篇
  2022年   7426篇
  2021年   10104篇
  2020年   10530篇
  2019年   11072篇
  2018年   5039篇
  2017年   9934篇
  2016年   10671篇
  2015年   12392篇
  2014年   24114篇
  2013年   23906篇
  2012年   29725篇
  2011年   32291篇
  2010年   30614篇
  2009年   28866篇
  2008年   31492篇
  2007年   29256篇
  2006年   24655篇
  2005年   26638篇
  2004年   22685篇
  2003年   21675篇
  2002年   16468篇
  2001年   13388篇
  2000年   9765篇
  1999年   7538篇
  1998年   6148篇
  1997年   5533篇
  1996年   4755篇
  1995年   3992篇
  1994年   3223篇
  1993年   1892篇
  1992年   1695篇
  1991年   1502篇
  1990年   1200篇
  1989年   1217篇
  1988年   308篇
  1987年   329篇
  1986年   221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153.
154.
155.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在不同时段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且根据其有无发生心律失常作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可能影响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总计46例(46.00%)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占据56.52%(26/46),缓慢型心律失常占据43.48%(20/46),均多集中于术中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群体中,性别、年龄、梗死前心绞痛以及手术时间和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5),而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和其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P<0.05)。结论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根据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以尽量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6.
157.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分析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总结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338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7例)和未复发组(2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个体资料[年龄、体重指数、性行为开始年龄、生育史、吸烟史、性伴侣性行为、性伴侣数量、医疗保险、经济收入、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家族宫颈癌史等]、病情及医疗资料(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术前处置措施、手术方案、术后放化疗情况等)及病理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间质浸润、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并行组间比较,分析可能影响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体重指数、HPV载量、SCC-Ag水平、生育史、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术前化疗、组织分化、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以及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有:SCC-Ag1.5μg/L、ⅢA期、G3分化、内生型病灶、淋巴结间隙浸润、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至少具备以下2项及以上的病理特征:高分期、高分化、病灶内生型、病灶浸润转移。结论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以患者宫颈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为主,临床应在术前进行全面的病理活检,制定周全的手术方案,充分评估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性及患者术后获益之间的平衡,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综合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59.
160.
目的:分析"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居家患者静脉置管中的成效。方法: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待了行静脉留置治疗的居家患者66例,以数字表作为工具,对满足纳入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管的留置天数;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方案应用于静脉留置居家患者,能降低静脉留置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能延长静脉留置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