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742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82篇
中国医学   1202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槲皮素,芦丁和BHT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相关的指标:LDL的维生素E含量、游离氨基酸减少百分率、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和荧光物质的产生量,比较了槲皮素、芦丁与BHT的抗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槲皮素、芦丁抗氧化能力近似,二者均优于人工合成的酚类物质BHT。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槲皮素(Quercetin)是黄酮类化合物,它是人饮食中的非活性成分,是蔬菜、浆果、水果、葡萄酒和啤酒等中的天然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共有5000种以上,其平均摄入量因地区而不同,但平均吸收是每天23mg,其中槲皮素是吸收最多的,每天16mg.对14个不同国家的饮食研究显示槲皮素的吸收占整个黄酮类化合物吸收的68~73 %,可见槲皮素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世界科学技术》2009,(4):531-531
一种在蔬菜、水果和部分中草药中富含的化学物质槲皮素,可有效抵消辐射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证实,槲皮素在缓解辐射损伤中具有防护作用,而这种防护作用与其清除机体的自由基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直接相关,这一结论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K562/A02细胞株热休克蛋白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槲皮素对K562/A02细胞株70kd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热处理前后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的槲皮素,RT-PCR方法检测HSP70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 热处理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HSP70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热处理前加入槲皮素,HSP70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热处理后加入槲皮素,HSP70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热处理能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HSP70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槲皮素能抑制K562/A02细胞HSP70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点早于HSP70的基因转录;槲皮素在K562/A02细胞HSP70基因转录启动后则不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luteolin-7-O-α-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lute-olin-7-O-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glu-coside,Ⅲ),金丝桃甙(hyperoside,Ⅳ),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中药《抗衰灵》中三种主要成份HPLC法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复方中药制剂《抗衰灵》中的三种主要成份大黄素、槲皮素、二苯乙烯甙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用于控制中药《抗衰灵》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2007年7月本刊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声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对U937细胞系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对人类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系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O/PI荧光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细胞DNA的片段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槲皮素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诱导U937细胞出现凋亡所具有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随着槲皮素浓度升高,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比例增加;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在S期,出现凋亡峰。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U93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槲皮素对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记物CD6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多克隆刺激剂及槲皮素共同培养,分别于2、6、24h收获细胞,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抑制率。结果:槲皮素(终浓度10μmol/L)对未受刺激的T细胞CD69表达百分率无明显影响,而经佛波醇酯(PDB)及刀豆蛋白A(ConA)活化同时加入槲皮素的T细胞CD69表达百分率在2h、6h及24h均显著下降(P<0.01)。槲皮素对PDB的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对ConA的抑制率平缓而持久。结论:槲皮素对PDB、ConA活化的T淋巴细胞均显示明显的抑制效应,表明该药可能作用于T细胞活化信号传递通路蛋白激酶Cθ或其下游部位,并且,这种抑制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PAI-1和Col-Ⅰ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槲皮素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μg/L)刺激,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槲皮素(50 μmol/L)预处理90 min。MCP-1及COL-Ⅰ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结果:NRK-52E 细胞在TGF-β1刺激后MCP-1 mRNA显著上调,在2 h开始升高,8 h达高峰,呈时间依赖性;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增加;同时,TGF-β1还显著上调Col-ⅠmRNA的表达,24 h为正常的2.4倍(P<0.05)。槲皮素预处理后,TGF-β1诱导的MCP-1、PAI-1和Col-Ⅰ的上调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MCP-1、PAI-1和Col-Ⅰ的表达而部分逆转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有利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