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5篇
  免费   2455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476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2237篇
内科学   3177篇
皮肤病学   409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5766篇
预防医学   13281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184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8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649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686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255篇
  2013年   1326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844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2068篇
  2007年   1979篇
  2006年   1901篇
  2005年   1943篇
  2004年   1295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681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南充市高坪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策略与关怀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充市高坪区1999 -2010年艾滋病患者的追踪调查、临床病历、辅助检查相关资料收集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分析.结果 1999 - 2010年南充市高坪区报告艾滋病患者18例全部死亡,患者占感染者总数的24.32% (18/74),男女之比为1∶0.125,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41 d,最长910 d;临床表现多样性,以发热、乏力、厌食为主,各占100%,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17例,占患者总数的94.44%;艾滋病晚期或并发相关疾病直接死亡15人,占患者总数的83.33%;吸毒过量死亡2人,占11.10%,因车祸意外死亡1人,占5.5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7.78%;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6.67%.结论 南充市高坪区艾滋病患者以性接触传播为主要方式,死亡以艾滋病晚期或并发相关疾病直接死亡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描述洪雅县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用RT - PCR检测病例标本,用Epidata录入数据,用Excel、Epiinfo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该校共发现流感病例151例,罹患率6.31%,学生病例149例,首发病例为高一学生,高一年级罹患率最高(11.19%),住校生罹患率9.1%,走读生为2.83%.病原学检测,采集25例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20%.结论 此次疫情是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住校学生罹患率较高,住宿条件较差和学生接触密切是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辖6县1区,总人口229.77万。1997年在献血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年底累计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病人82例。近年来,疫情逐年上升,现将1997-2010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特征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报告的平凉市病例。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导出Excel数据库,运用Excel和SPSS 11.5软件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报告发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了解涪城区梅毒流行的状况和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涪城区2005-2011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8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样本中的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476例,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53例,阳性率为32.14%,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0.01);风疹IgM抗体阳性32例,阳性率为6.72%,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P<0.0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96∶1,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3.00∶1,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5)。麻疹和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外省户籍病例,分别占56.21%和68.75%;麻疹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病例,占55.56%。3-5月为麻疹、风疹的集中发病期。结论 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常规接种,加强外省户籍人口的管理,接种疫苗,从而降低麻疹、风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暴发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为及早控制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200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暴发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7-2021年共报告暴发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1 725起,报告疫情起数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疫情高峰,北方省份疫情高峰为每年10-12月和次年3-6月。疫情报告地区从东南沿海省份逐步向中部、东北和西部省份扩散。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1 539起,89.22%),其次为企事业单位(67起,3.88%)和社区家庭(55起,3.19%)。人与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1 262起(73.16%),GⅡ基因型为引起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型别(899起,81.58%)。首例病例发病至疫情报告时间间隔MQ1,Q3)为3(2,6)d,疫情规模MQ1,Q3)为38(28,62)例。近年来,疫情报告及时性提升,疫情规模随年份呈下降趋势,二者在不同发生场所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场所、传播途径、报告及时性和居住地类型是暴发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07-2021年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疫情波及地区范围不断扩大,但疫情发生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疫情报告及时性提升,提高监测灵敏度和及早报告可有效控制疫情发生规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描述外周血嵌合染色体变异(mCA)在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纳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中已有基线数据(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和外周血基因分型数据的100 297名研究对象, 通过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计算mCA表型检出率, 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mCA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共检出5 810名mCA携带者, 检出率为5.8%, 标化后检出率为5.1%。mCA检出率随基线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30~、51~、>60岁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4%、5.0%和9.4%(趋势检验P<0.001);男性检出率(8.0%)高于女性(4.0%), 城市检出率(6.4%)高于农村(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年龄、性别和10个地区后, 当前吸烟或因病戒烟者、低体力活动水平者mCA检出率较高, 肥胖者mCA检出率(5.3%)低于正常体重者(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mCA检出率存在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相...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免疫覆盖率一直停滞不前,难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后虽然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使同为呼吸道传播的麻疹病例大幅下降,但也导致2020-2021年全球免疫覆盖率进一步下降、疫苗犹豫加剧、监测情况恶化等问题。本文总结各地消除麻疹的最新进展,以及目前需要克服的困难,重点分析了新冠病毒流行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影响,为科学研判麻疹疫情形势和加强新冠病毒流行背景下麻疹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老年人群对HIV感染风险认知较低,发生无保护的临时性行为或商业性行为比例较高,HIV感染风险较高。老年HIV感染者和感染风险较高的老年人群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普遍偏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检测服务机会较为有限,老年HIV感染者由于检测发现晚、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死亡风险显著上升。需从行为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多维度深入开展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研究,探索和采取适合老年人群特点的防治艾滋病健康服务的策略措施,强化对老年感染者全流程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对1990至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卵巢癌的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卵巢癌发病、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的估计数和标准化率,比较评估中国卵巢癌的流行负担及危险因素变化。用GLOBOCAN库对2020至2040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及死亡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1990至2019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由2.56/10万和4.72/10万增至4.54/10万和8.68/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由1.76/10万和2.63/10万增至2.77/10万和3.84/10万,增幅超过全球、日本及新加坡。其中,50~54岁年龄组女性发病人数最多,发病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2019年卵巢癌死亡的三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空腹血糖、高体质指数和职业性石棉暴露。30年间,中国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随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增加而增加。此外,据GLOBOCAN数据库预测,中国卵巢癌疾病负担会持续加重,预计到2040年,发病人数较2020年增加17.9%,死亡人数增加33.0%。结论: 中国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仍然较重,且在不断上升,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及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以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