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4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全肝血流阻断修补肝尾叶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撕裂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腹部外伤时易损器官,合并下腔静脉(以下简称IVC)损伤较为常见,且救治困难,病死率高,仍是当今肝胆外科的一大难题。我院近期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法(以下简称THVE)经肝胃韧带途径修补肝脏尾叶破裂合并IVC撕裂伤2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中期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7年5月对35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30例获得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左肩3例,右肩27例.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9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11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16例行单排缝合,14例行双排缝合.2012年6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术前和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小型撕裂3例,中型撕裂22例,大型撕裂3例,巨大撕裂2例,随访时间5 ~ 10年,平均78.5个月.UCLA评分从术前的(14.2±3.1)分增至术后(33.6±2.1)分(t=-37.154,P=0.000).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2.5±0.9)分比(9.5±1.0)分(t=-24.466,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4.5±1.5)分比(9.4±1.1)分(t=-18.500,P=0.000),主动前屈角度评分平均为(3.3±1.6)分比(4.9±0.2)分(t=-5.614,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3.9±0.5)分比(4.7±0.4)分(t=-6.591,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后随访UCLA评分,优19例,良11例.单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3.0±3.2)分,术后平均(33.6±1.7)分.双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5.6±2.4)分,术后平均(33.6±2.6)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71和-26.455,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创伤小、恢复快,中期效果令人满意.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的效果均令人满意.术中应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修补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的手术方法,包括穿肌腱修补法和转全层修补法治疗Ellman 3级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及优缺点。 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因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肩袖撕裂程度Ellman 3级(排除Ellman 1级和2级)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共42例。术中关节镜下根据滑囊侧残留肩袖组织的完整性、质地和张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后,按手术修补方式分为穿肌腱修补组(肌腱组)20例,和转全层修补组(全层组)22例。肌腱组患者术中保留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采用穿肌腱法修补肩袖;全层组患者术中清除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直接转为全层撕裂,然后进行单排固定修补肩袖。术前、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对所有入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SS)及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性别、优势手和肩部外伤史等)采用χ2检验,同一组内术前术后计量资料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SS评分从术前的(49.6±5.5)、(51.3±5.2)分别增加至(84.2±7.2)、(82.6±6.5),平均UCLA评分从术前的(18.4±3.2)、(17.7±2.3)分别增加至(32.1±2.2)、(31.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疼痛评分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 P<0.05)。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结论对于Ellman 3级的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关节镜下穿肌腱修补法和转全层修补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而穿肌腱修补法可以保留滑囊侧的肩袖组织,足印区的修补更加符合解剖基础,从而达到更好的腱骨愈合。在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以熟练掌握的前提下,穿肌腱修补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关节镜下缝合修补术和半月板次全/全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疗效,探讨缝合修补治疗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关节镜治疗的34例(34膝)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其中采用全内缝合或全内和外内联合缝合的患者15例(A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0.3±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0.6±3.8)d;内侧半月板损伤1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3例.同期采用半月板次全/全切除术19例(B组),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29.1±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0.2 ±2.8)d;内侧半月板损伤15例,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并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A组为(71.3±8.8)min,B组为(45.7±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A组平均为138.7°±5.1°,B组平均为136.0°±4.6°;术后12个月关节活动度A组平均为140.1°±3.1°,B组平均为139.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A组平均为(90.1±7.1)分,B组平均为(89.9±6.9)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A组平均为(94.5 ±3.9)分,B组平均为(90.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结论 对于大型半月板撕裂,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可使撕裂的全长段获得有效修补,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半月板的功能,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半月板次全/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5.
浅议肺挫伤     
胸背部创伤导致的肺实质损伤包括肺挫伤/或及肺撕裂伤。 肺实质损伤在胸片上可有多种改变,并常在初诊时即有一些表现。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只注意了较明显的其他部位损伤及合并症(如骨折、气胸、液气胸、纵膈及皮下气肿等),而忽视了肺实质损伤,导致漏诊。  相似文献   
86.
<正>耳廓外伤后的紧急处理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在头颅两侧,显现于外,易遭受各种外伤,其中以挫伤和撕裂伤多见。1.挫伤多因钝物撞击所致,处理方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行剖宫产术1633例,其中切口撕裂90例。结果:枕后位切口撕裂率最高(63.33%),胎头深固者切口撕裂率最高(65.56%),体重大于4000g的胎儿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高于体重低于4000g者,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切口撕裂率高。结论:医生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做好日常监护工作,把握手术最佳时机,能有效避免出现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88.
正还在嫉妒那些模特明星们的皮肤都嫩出水了么?还在为花了不少私房钱买了奢侈的护肤产品却没有什么大效果而头痛么?其实,差的也许并不是价钱,而是手法!1、不要过度去角质当被问及去角质这个问题,你激动地宣布:一周两次!随即,一盆冷水就要泼下来了!过度的清洁非但不会对皮肤有益,反而还会让你的脸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撕裂伤。事实证明:你每天只需要好好清洁,两周一次的去角质才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89.
众所周知,大量酗酒可能会引起呕吐,甚至呕血。早在1929年,美国病理学家麦洛利和魏司就对酗酒引起大量呕血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报道了四例死者因大量饮酒后发生大呕血致死的原因。经尸体解剖发现:四例死者的死亡均因食管和胃贲门的黏膜撕裂伤引起,医学上把这种病症命名为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为纪念揭开这一奥秘的二位大夫,后人称之为麦洛利-魏司综合征,简称MWS。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胸膜下气泡影在早期诊断胸膜下肺组织创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1年胸部外伤并行CT检查,且发现胸膜下有不同形态气泡影,伴有或不伴有片絮状影病例共53例。通过CT扫描动态观察伤后1~24 h、24~48 h、3~5 d胸膜下气泡影的演变过程,探讨胸膜下气泡影这一CT征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与胸膜下肺组织损伤、胸膜撕裂伤的关系。结果:53例胸膜气泡影病例,1~24 h初诊主要表现为胸膜下气泡影,部分病例(23例)胸膜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部分病例(13例)伴有胸腔积液。24~48 h复查,大部分病例(30例)胸膜下气泡已吸收,少数病例(2例)明确气胸诊断,而胸膜下肺组织挫(或裂)伤CT表现达到高峰(5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肺损伤表现)。3~5 d复查大部分病例(46例)趋于稳定或好转。少数病例(11例)出现肺实变。结论:胸膜下气泡影的形成与胸膜下肺组织撕裂伤及脏层胸膜的损伤有密切关系,是早期诊断胸膜下肺组织撕裂伤的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