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15篇
  免费   8181篇
  国内免费   2545篇
耳鼻咽喉   533篇
儿科学   510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3044篇
口腔科学   715篇
临床医学   20978篇
内科学   5207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3607篇
特种医学   23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4505篇
综合类   25071篇
预防医学   6296篇
眼科学   1139篇
药学   7574篇
  167篇
中国医学   4014篇
肿瘤学   2115篇
  2024年   1236篇
  2023年   3868篇
  2022年   3729篇
  2021年   4314篇
  2020年   4043篇
  2019年   3681篇
  2018年   2010篇
  2017年   3260篇
  2016年   3905篇
  2015年   3976篇
  2014年   5839篇
  2013年   5486篇
  2012年   7026篇
  2011年   7042篇
  2010年   5869篇
  2009年   5892篇
  2008年   6407篇
  2007年   5111篇
  2006年   4463篇
  2005年   4300篇
  2004年   3101篇
  2003年   2667篇
  2002年   2121篇
  2001年   1931篇
  2000年   1501篇
  1999年   1319篇
  1998年   1059篇
  1997年   886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手部为身体的暴露部位,烧伤机会较多,早期处理得当及时,能有效地改善其功能。近年来,通过对我院烧伤科手部深Ⅱ-Ⅲ度烧伤病人48例75只手进行切削痂大张中厚皮移植术后及时有效地实施康复训练和康复期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降低了患者的伤残程度,有效地恢复功能,对病人伤后的生活、工作有很大帮助,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BOLD-MfRI研究正常人及脑肿瘤患者听觉性中英文语言皮层定位并探讨其对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rconiEclipse1.5T超导型磁共振机,30例受试者,行听觉性中、英文语言刺激的BOLD-MfRI,以定位正常人和脑肿瘤患者的语言皮层。结果正常人听觉性中英文语言任务激活区域均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主,主要有双侧颞横回、Wernicke区、Broca区和SMA区。中文语言任务刺激时脑区激活面积和程度比英文语言任务大,但英文语言任务时可见更明显的Broca区和角回激活。累及功能皮层的脑肿瘤患者患侧半球可见残留部分功能激活区,但激活区移位,分布弥散,激活程度及范围较正常人略增高。未累及功能皮层者功能区定位与正常人大致相同。结论BOLD-MfRI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功能皮层定位方法,有利于脑肿瘤的精确定位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脏移植数量逐年上升,受体生存期明显延长。与此同时,减少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提高受体生存质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骨病是肝脏移植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由于骨量丢失而继发骨折、骨痛以及股骨头坏死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64层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心脏冠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96例患者均行MSCT心脏成像扫描和MR心脏检查,数据分别按照冠脉成像和心功能分析要求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评估。结果1271段冠脉血管中有约99%血管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心功能分析数据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容积(LVMV)与MR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91、0.94、0.89、0.88。结论MSCT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数据采集,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5%CO2吸入CT灌注成像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患者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资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症状性MCA缺血且无心、肺疾病患者20例,基础态CT灌注成像TTP参数图显示有MCA供血区TTP延长。首先进行常规脑灌注CT检查(基础态);20min后,面罩吸入5%CO2,持续吸入2min后再次行脑灌注CT检查(激发态)。感兴趣层面选择基底节层面和放射冠层面,层厚10mm。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后,于MCA分布区皮层多点手绘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双侧皮层CBF,计算双侧CBF变化率r=(CBF激发态-CBF基础态)/CBF基础态×100%;比较双侧激发后CBF改变,分析患侧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患侧MCA分布区皮层CBF明显低于健侧。健侧MCA分布区基础态和激发态CBF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升高17例,降低3例。对17例激发后升高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将患侧CO:激发反应分为:Ⅰ型,激发后CBF升高;Ⅱ型,激发后CBF变化不明显;Ⅲ型,激发后CBF降低。结论5%CO2吸入CT灌注成像激发试验可以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增强减影在脊椎转移瘤MR 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脊椎转移瘤病人进行MR I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Gd-DTPA(0.1 mmol/kg),然后用T1W I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以及肿瘤边界清晰程度的比较,对MR I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脊椎转移瘤图像MR I减影的CNR和SNR比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和SNR高。MR I减影CNR为155.05±24.73(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为11.11±14.26(t=35.65,Ρ<0.001)。MR I减影SNR为192.82±32.89(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SNR为46.03±28.22(t=23.95,Ρ<0.001))。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边界和侵犯情况(2χ=29.34,Ρ<0.005)。结论MR I增强减影为探查和评估脊椎转移瘤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多体素MRS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2例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分为高、低级别2组,行MR常规、增强扫描及MRS检查,比较Cho/Cr、NAA/Cr、Cho/NAA比值及Lac、Lip情况。结果高级别组表现为Cho明显增高,NAA及Cr明显降低,低级别组表现为Cho轻到中度不等增高和NAA不同程度的降低,高、低级别组间Cho/Cr、NAA/Cr以及Cho/NAA比值差别有意义。肿瘤周边水肿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间Cho/Cr、Cho/NAA比值差别有意义,NAA/Cr比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组中有11例出现Lac峰,7例出现Lip峰,低级别组中仅有2例出现Lac峰,无Lip峰出现。结论多体素H-MRS在术前全面评价星形细胞瘤不同级别间的鉴别诊断及确定肿瘤边界形态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张卫  马慧  王惠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83-1185
目的:探讨三维血流能量成像(3D-CP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的病灶进行二维、CDFI及3D-CPA的检查,比较CDFI及3D-CPA显示肿瘤瘤内或瘤周血流多普勒信号丰富程度及血管分布类型,并检测肿瘤的血流参数。结果:3D-CPA显示肿瘤血流分布丰富程度及血管分布类型与CDFI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CDFI均可探及肿瘤的搏动性动脉血流,其中,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43~157cm/s,阻力指数(RI)为0.49~0.82,大于0.65者45例。结论:3D-CPA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价原发性肝癌血供及血管分布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反映胶质瘤恶性度的价值.方法41例病理证实胶质瘤,原发39例、复发2例,行MR及MRS扫描,MRS数据经残差Z分数统计模型及LLI、Lip/Cho等指标划分肿瘤边界及不同代谢区,并结合MRI结构成像,划分出肿瘤的高代谢活性区、肿瘤浸润边界、坏死区及乏氧区.结果肿瘤浸润边界均超过MR常规图像上的肿瘤边界.Ⅱ级肿瘤高代谢活性区大部分位于肿瘤区内,但Ⅲ、Ⅳ级则大部分位于肿瘤边界;随肿瘤恶性度升高,肿瘤出现了坏死区及乏氧区.结论MRSI对确定肿瘤恶性度及划分肿瘤边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