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4篇
  4篇
中国医学   94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四君子汤改善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药四君子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经盐酸林可霉素灌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分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四君子汤组,治疗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四君子汤组中肠道菌群最大幅度增加,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显。肠道粘膜损伤修复比自然恢复组好。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是一种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  相似文献   
23.
24.
脾虚证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正常成年大鼠42只,分为正常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及四君子汤治疗组。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法,观察大鼠小肠粘膜的组织结构及其EC细胞、G细胞的变化。结果:①四组大鼠小肠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结构变化。②脾虚组内分泌细胞与正常组比较,EC细胞、G细胞内的反应物含量均降低,这与脾虚证诸多证候的发生有关;经四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比自然恢复组更接近于正常组。表明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与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变化有关,四君子汤对脾虚证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5.
四君子汤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为临床上应用该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3种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汤药物分别作用于不同实验组培养中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24小时,用基于酶标仪的MTT法检测活细胞中甲瓒形成所产生的光密度值,从而判断四君子汤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02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效应呈现浓度的依赖性.结论:四君子汤能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26.
益元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以四君子汤加味研制而成的益元止泻颗粒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益元止泻颗粒对大黄煎剂所致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益元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能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论 益元止泻颗粒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脾虚泄泻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上热下寒汗证主要表现为仅上半身汗出过多,伴双下肢发凉,属上下同病之证,故可运用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进行辨治。上热下寒汗证半身汗出责之于气火失调、营卫不固,而下肢发凉则归因于阳气郁遏、温煦失职,归根结底是由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治法上应从中焦入手,当予补中以平上热下寒、畅中以复气机升降,气机畅则汗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8.
沈怡  马萍  董邦健  彭崇胜  李晓波 《中草药》2023,54(15):4905-4919
目的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人源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过程研究,明确其在肠、肝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应用Acquity UPLC I-class/VION IMS QTOF技术分析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次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白术内酯III)在人源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下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转化途径。结果 甘草酸、甘草次酸在人源肠、肝微粒体中均以I相代谢为主;而甘草素、异甘草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则以肠II相代谢为主。白术内酯III在肠、肝微粒体中代谢均不显著,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中其他化合物在肠微粒体中代谢速度均比在肝微粒体中更快。此外,甘草皂苷、人参皂苷主要进行脱糖基反应;异甘草苷以脱糖、羟基化等反应为主;甘草素则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为主;白术内酯III则主要发生水解、羟基化反应。结论 阐明了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人体肠道及肝脏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后续进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的药效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中药复方的功效组分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9.
胃肠道功能紊乱与胃动素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动素(MTL)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体液及组织中MTL的含量,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在制摸过程的早期(第6d),血浆、肠液、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增加(P<0.05),而晚期(第14d)MTL含量下降(P<0.05)。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MTL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自然恢复大鼠(P<0.05)。结论 体液及组织中MTL含量异常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脾虚证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变化及益气健脾中药的影响,采用利血平注射法复制脾虚证模型,观察分别代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的T、B淋巴细胞活性变化、血清IgG,IgM的水平及益气健脾基本方剂四君子汤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脾虚证模型大鼠T细胞转化率及B细胞分泌的IgM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灌服四君子汤可明显预防两者的降低,因而认为脾虚证细胞与体液免疫均降低,而以细胞免疫的降低为主,益气健脾中药具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