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83篇
  免费   6053篇
  国内免费   3593篇
耳鼻咽喉   1762篇
儿科学   800篇
妇产科学   1593篇
基础医学   3211篇
口腔科学   762篇
临床医学   25886篇
内科学   8260篇
皮肤病学   368篇
神经病学   1422篇
特种医学   3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3篇
外科学   30345篇
综合类   52650篇
预防医学   9956篇
眼科学   3751篇
药学   21875篇
  404篇
中国医学   7810篇
肿瘤学   4114篇
  2024年   927篇
  2023年   3591篇
  2022年   3191篇
  2021年   4186篇
  2020年   4343篇
  2019年   4613篇
  2018年   2151篇
  2017年   4042篇
  2016年   4612篇
  2015年   4936篇
  2014年   9275篇
  2013年   9047篇
  2012年   11081篇
  2011年   11734篇
  2010年   10966篇
  2009年   10520篇
  2008年   10294篇
  2007年   9922篇
  2006年   8918篇
  2005年   8935篇
  2004年   7378篇
  2003年   7161篇
  2002年   5370篇
  2001年   4687篇
  2000年   3315篇
  1999年   2464篇
  1998年   2158篇
  1997年   1962篇
  1996年   1756篇
  1995年   1504篇
  1994年   1066篇
  1993年   708篇
  1992年   502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345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2.
63.
1病例报告患者,51岁,因排尿困难1月,外院诊断盆腔肿物7天于2018年7月16日入我院妇科就诊。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盆腔肿物予留置导尿对症治疗,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5P1,2011年,因“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未定期复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颈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子宫颈上方可触及成人头大小结节,活动差。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明显异常。盆腔超声检查示:子宫颈左侧可见团块样低回声,范围约13.5 cm×11.4 cm×10.1 cm,轮廓较清晰,其内可见短条状星点状血流。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单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44例老年单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膝关节置换组和单髁置换组,各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髁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指数)和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单髁置换组患者的WOMAC指数和NRS评分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单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降低疼痛感。  相似文献   
65.
正【内容简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术,但面临腹膜前间隙结构解剖复杂、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等问题。该手术视频案例直观细致地剖析了腹股沟区的膜结构与弓状线、腹壁下血管、Retzius和Bogros间隙关系等,旨在通过充分熟悉腹股沟区膜结构的解剖情况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9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2例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妊娠包块直径(60.35±20.14) mm、终止妊娠时孕周(9.25±1.28)周、出血量(416.35±19.84) ml较对照组[(90.26±24.15) mm、(12.26±2.01)周、(502.36±20.14) 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子宫瘢痕妊娠危急状态发生率为7.69%、输血率为11.54%、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较对照组(30.95%、33.33%、21.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妊娠包块直径在60~85 mm、孕周在9~11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而对于孕周超过11周且妊娠包块直径较大者建议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68.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腹腔镜肝切除中的一些难点,如术中出血的控制、解剖性肝切除、巨大肝癌切除、腹腔镜下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等方面均基本解决。术中超声与荧光染色技术也得到普及。本文就上述问题做一概述,并对腹腔镜肝切除未来发展提出思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腹腔镜肝切除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术后感染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开腹切除组和腹腔镜切除组,每组100例;统计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统计两组患儿手术前及术后1周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数目及淋巴细胞(L)数目及CD_4~+、CD_8~+T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开腹切除组患儿相比,腹腔镜切除组患儿的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均减少(P<0.05);手术后1周,腹腔镜切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s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CD_4~+T细胞百分比及CD_4~+/CD_8~+增加(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恢复较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