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病人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作为腹膜透析液(PDS)的添加剂对腹膜透析病人腹腔巨噬细胞(PM)的影响.方法 56例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PD3中添加黄芪注射液(20mL/2L)后,比较病人用药前后透出液巨噬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分泌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用药前后患者透出液中TNF-α含量未出现显著变化(P=0.192);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腹腔巨噬细胞噬菌率分别为(34.8±12.7)%、(43.4±9.3)%(P<0.01),杀菌率分别为(23.6±7.7)%、(32.1±10.2)%(P<0.01);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刺激其噻唑蓝(MTT)还原能力检测值(A值)分别为0.156±0.051、0.230±0.097(P<0.01);上清液中NO含量分别为(7.72±2.36)μmol/L、(12.22±2.81)μmol/L(P<0.01).上清液中TNF-含量分别为(1406±358)ng/mL、(1925±389)ng/mL(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PDS添加黄芪注射液,可提高PD病人PM的活性、细胞吞噬功能以及TNF-α、NO分泌作用,从而增强腹腔局部免疫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62.
将含有可可豆外皮、可可豆、可可豆碎粒的混合物用水或醇或醇一水溶液提取,与茶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工,然后调节pH至酸性,用多酚氧化酶处理,调节pH至9~12,形成沉淀,收集上清液。用于食品补充剂,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四氯化碳等6种化学物质对大鼠游离肝细胞染毒后,以酶组织化学、上清液酶活性和台盼蓝排斥试验三类指标对其毒性进行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台盼蓝排斥试验虽然快速、简便,但不够敏感;不同毒物引起上清液酶活性改变有升高和降低两种类型,故原“逸出酶”的概念应加以修正,并改称为“上清液酶活性”;酶组化不仅较敏感,而且有利于阐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4.
本实验采用脾集落形成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研究了小鼠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SGCM)对造血干细胞和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雄性和雌性SGCM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SGCM能能效促进小鼠骨髓细胞(BMC)由相对静止期(G0/G1)进行增殖活跃期(S+G2/M),并能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研究提示,正常小鼠颌下腺可能通过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样物质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全化并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上清液和血清Wnt通路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表达水平,探讨DKK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4—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0例MM初治患者和10例缺铁性贫血初治患者。实验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20例初治MM患者(MM组)及10例缺铁性贫血初治患者(对照组)的骨髓上清液及血清DKK1表达水平。 结果 MM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为(8.9±2.8) ng/ml,对照组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为(1.3±0.9) ng/ml;MM患者外周血血清DKK1水平为(8.7±2.2) ng/ml,对照组患者外周血血清DKK1水平为(1.0±0.5) ng/ml。MM组骨髓上清液及血清DKK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组骨髓上清液和MM组血清的DKK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M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M患者外周血血清DKK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M患者的骨髓上清液和外周血血清DKK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揭示了能造成成骨细胞功能改变,活性减弱,加速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成骨前体细胞亢进分化的DKK1是骨髓瘤骨病发生的重要因素。DKK1的表达水平高低与溶骨性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66.
沈钦荣 《养生月刊》2011,(12):1127-1131
又到冬令进补时,养生酒无疑是大众的不错选择。现简要介绍养生酒的相关知识及家庭制作方法。一、古代的养生酒《汉书·食货志》记载:"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这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VEGF165在体外的表达.方法将PcDNA3.1-VEGF165质粒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到SH-SY5Y(I组),同时建立空白对照组(Ⅱ组),两组其他试验条件均保持一致.脂转48h后,用ELISA和Westem-blot定量检测VEGF165可溶性产物.应用RT-PCR对SH-SY5Y产生的mRNA进行定性检测.对两组EUSA的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脂转组(I组)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48h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即有VEGF165高效表达,RT-PCR可扩增到一条特异性的泳带,Western-blot显示转基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上清液中有一分子量为23kD的特异性条带.空白对照组(Ⅱ组)有微量的 VEGF165表达(84.14±33.89ng/ml),脂转组的VEGF165表达量(1005.15±185.5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培养有微量VEGF165表达,PcDNA3.1-VEGF165质粒可通过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被转染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能够高效表达VEGF165.  相似文献   
68.
目的检测苏拉明对肺癌Calu-1细胞上清液诱发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应用Matrigel立体培养法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结果苏拉明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肿瘤上清液能够增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而苏拉明能够抑制肿瘤上清液诱发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肿瘤上清液能够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而苏拉明能够抑制这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干扰素α治疗组19例。检测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用体外灭活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与PBMCs进行24h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α的产量,以评估pDC2产生干扰素α的能力;统计分析pDC2数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α组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产生干扰素α的功能在治疗前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组pDC2的比例和数量有提高,伴随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提高;干扰素α组pDC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但pDC2细胞数有提高,同时伴有CD4+T细胞、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上升。结论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pDC2、NK细胞及CD8+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70.
分泌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卡介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筛选获得分泌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卡介苗(BCG)菌株。方法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毒株H37Rv中扩增出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及其信号肽序列α-ss,将测序正确的hsp60和α-ss基因分别克隆人大肠杆菌(E.coli.)-BCG穿梭载体pOLYG中,构建分枝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DE22,按相应的酶切位点将ag85b和esat6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联合克隆入pDE22载体,分别命名为pDE22-Ag85B-ESAT6和pDE22-ESAT6-Ag85B,将纯化的重组质粒电穿入BCG,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的方法鉴定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BCG阳性克隆。收集重组BCG的培养上清液,经浓缩和透析后,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固相化蛋白质免疫学测定(Western-blot法)分析。结果两株重组:BCG菌株的培养上清液分泌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7000的蛋白,且分别可与抗Ag85B和抗ESAT6蛋白免疫小鼠的血清有相应的结合条带。结论分泌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BCG菌株构建成功,有望为结核病的预防提供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