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86篇
  免费   2652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1043篇
妇产科学   931篇
基础医学   692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1922篇
内科学   2328篇
皮肤病学   157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5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2594篇
综合类   334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82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2354篇
  18篇
中国医学   837篇
肿瘤学   1184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1015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831篇
  2018年   833篇
  2017年   950篇
  2016年   1177篇
  2015年   1086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2173篇
  2012年   1501篇
  2011年   1743篇
  2010年   1321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325篇
  2007年   1462篇
  2006年   1326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898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714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31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to 13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using acute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emotherapy. A total of 59 cycle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inser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atheter. There were no inflow or outflow problems and no inser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With the removal of the catheter after its use, there is no risk of abdomin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02.
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度较高,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但对放化疗敏感,故SCLC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尽管SCLC化疗的有效率较高,但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从化疗耐药开始至患者死亡的中位时间仍不满意。对于局限期 SCLC患者在诱导放化疗后仍有75 % ~ 80 %出现复发,故二线治疗是治疗SCLC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亚甲蓝(M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及与化疗药物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MB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MB和BCNU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MB、BCNU联合应用与BCNU的单独应用对C6大鼠肿瘤模型的作用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BCNU具有协同的抗胶质细胞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NP与G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和吉西他滨(GEM)与顺铂(DDP)组成的GP方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4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P方案组)23例,B组(GP方案组)22例,分别给予NVB+DDP及GEM+DDP化疗,21天为一周期。结果:A组有效率为47.8%,B组有效率为54.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毒性反应均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消化道反应和静脉炎亦常见。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A组为34.8%,B组为31.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A组为4.3%,B组为9.1%。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静脉炎发生率A组为34.8%,B组为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方案和G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 ,A组先行 2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 ,第 2次BAI 1~ 2周后再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 (RT) ;B组单纯行 2次BAI (对照组 )。结果 临床疗效 ,A组 (BAI RT)和B组 (BAI)分别为 89.47%和 60 .5 3% (Ρ <0 .0 1) ;1、3年生存率 ,A、B组分别为 81.5 8%、5 0 .0 0 %和 60 .5 3%、2 1.0 5 % ( 0 .0 1<Ρ <0 .0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 1、3年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6.
成人ANLL初治患者61例用HA方案和DA方案治疗的效果相似(包括CR率,中位缓解时间),而HA方案的心脏毒性及并发严重感染率均较DA方案少见和轻微(P<0.01)。成人ANLL140例用VMP或VDP方案治疗的效果相仿,而VMP方案治疗骨髓抑制率及并发严重感染率较少见和轻微(P<0.05)。结果表明,HA或VMP方案对白血病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可以分别替代DA和VDP方案,具有实用价值;HA和H  相似文献   
107.
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以奥沙利铂(O-L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化疗方案采用O-LHP VP-16(或口服威克),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为34.8%;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和神经毒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对卵巢上皮性癌1~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已行瘤体减灭术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4期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和普维拉组。随访、统计各组各期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变化以及化疗副反应。结果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对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对晚期(3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术后近期以及远期(2~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有改善趋势。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普维拉组3期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34.8%、66.2%、73.9%,复发率分别为72.2%、47.3%、40.6%;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7.4%、48.4%,复发率分别为81.5%、62.4%。孕激素的使用不影响患者血清激素水平,也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后骨密度下降较一般绝经后妇女慢。结论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可改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并且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索调强放射治疗 (IMRT)提高进展期胰腺癌局部肿瘤靶区剂量以及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可能性。 方法 2 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放射治疗分第一阶段予常规放射治疗 ,剂量30Gy/ 15次 / 3周 ;第二阶段强调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分割剂量 3Gy/次 ,总剂量为 2 1~30Gy ,在 2周内分 7~10次完成。总剂量递增水平 :5 1、5 4、5 7、6 0Gy。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每个治疗日 5 -FU静脉点滴。 结果 16例完成治疗计划 ,分别为 5 1Gy 3例、5 4Gy 3例、5 7Gy 3例 ,6 0Gy 7例。 13例治疗前CA19- 9值升高 ,中位值治疗前后分别为 716、2 5 5U/ml(P <0 .0 0 1)。 14例以疼痛为主的患者至少减少 1/ 3~1/ 2的麻醉药品用量 ,其中 5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提高。 结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期应用 5 -Fu化疗增敏 ,可获得确切的姑息治疗作用 ,肿瘤剂量 6 0Gy分 2 5次在 5周完成 ,无严重的放射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0.
Background Significant tumor downstaging has been achieved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by induction chemotherapy and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CTX–CTXRT).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CTX–CTXRT on 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has not yet been clarified.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ocument the frequency and natur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surgery combined with CTX–CTXRT, and identify factors predictiv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Methods A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base on 71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TX–CTXRT a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between January 1997 and August 2004 was reviewe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risk factors for overall complication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veral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38.0% (27 patients) and 2.8% (2 patients), respectively. Age greater than 60 years [relative risk 11.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50–50.6)]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of 26 kg/m2 or above [relative risk 4.0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8–15.4)]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overall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CTX–CTXRT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with an acceptable operative morbidity and a low 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cancer, with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added risk associated with age and obe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