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27篇
  免费   21415篇
  国内免费   8815篇
耳鼻咽喉   2073篇
儿科学   4549篇
妇产科学   4538篇
基础医学   34540篇
口腔科学   5393篇
临床医学   21495篇
内科学   38020篇
皮肤病学   3597篇
神经病学   19232篇
特种医学   81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21802篇
综合类   39854篇
现状与发展   36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21930篇
眼科学   4940篇
药学   33438篇
  81篇
中国医学   15647篇
肿瘤学   20224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3265篇
  2022年   5913篇
  2021年   10749篇
  2020年   8933篇
  2019年   8663篇
  2018年   8698篇
  2017年   9671篇
  2016年   9944篇
  2015年   9581篇
  2014年   12839篇
  2013年   17364篇
  2012年   14800篇
  2011年   17317篇
  2010年   12306篇
  2009年   12096篇
  2008年   13765篇
  2007年   14688篇
  2006年   13652篇
  2005年   12458篇
  2004年   10645篇
  2003年   9409篇
  2002年   7568篇
  2001年   6755篇
  2000年   5673篇
  1999年   4814篇
  1998年   3912篇
  1997年   3778篇
  1996年   3465篇
  1995年   3043篇
  1994年   2797篇
  1993年   2278篇
  1992年   2080篇
  1991年   1871篇
  1990年   1636篇
  1989年   1315篇
  1988年   1210篇
  1987年   1070篇
  1986年   972篇
  1985年   1426篇
  1984年   1153篇
  1983年   843篇
  1982年   909篇
  1981年   709篇
  1980年   694篇
  1979年   531篇
  1978年   336篇
  1977年   291篇
  1976年   269篇
  1975年   2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22.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 and RLS-mimic conditions, the risk factors for RLS, and whether RLS contributes to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MethodsADH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at the outpatient psychiatric clinic. A trained registered nurse used the 2012 Revised 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diagnostic criteria to diagnose RLS. Sociodemographic data and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Weiss Functional Impairment Rating Scale-Parent Report (WFIRS-P) Thai vers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association between RLS and 6 domains of function [family, school (learning), school (behavior), life skills, child self-concept, social activities, and risky activities].ResultsA total of 217 patients were included. Of those, 23 (11%) patients met the criteria for RLS, and 49 (23%) had RLS-mimic conditions. Those conditions included myalgia (30/49), habitual foot tapping (23/49), positional discomfort (20/49), leg ulcer/bruise (1/49), and arthralgia/arthritis (1/49).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revealed first-degree relative having RLS symptom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LS in study patients (OR: 5.06, p < 0.01).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RLS to b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school (behavior) (Β = 1.18, p = 0.05) and life skills (Β = 2.36, p = 0.05) impairment.ConclusionsRLS was found to be common in ADH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LS-mimic conditions were found in two-thirds of patients who previously met 4 essential RLS criteria. First-degree relative with RLS symptom was associated with RLS, and RLS was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the life skills and school (behavior) domains.  相似文献   
23.
24.
25.
《Foot and Ankle Surgery》2020,26(2):193-197
Background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radiographic and functional results between fixation and non-fixation in the Cotton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 acquired flatfoot.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led study of consecutive stage IIB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PTTD)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same bony reconstructive surgery including cotton osteotomy between 2013 and 2017. Meary’s angle, the medial arch sag angle (MASA), and medial cuneiform cobb angle (MCCA) were evaluated pre-operation, at first weight bearing after surgery, and 12 months post operation.ResultsForty fee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cotton osteotomy utilized screw fixation (n = 20) or non-fixation technique (n = 20).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found in pre-operative and follow-up radiographic parameters, union rate, and functional results.ConclusionThe non-fixation with press fit technique is a reliable procedure for Cotton osteotomy and as effective as screw fixation.Level of evidenceLevel III, case control study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 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 273例(60.1%),低发区15 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 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8.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VAC治疗,以皮片成活时间、皮片成活率、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评估疗效,以长海痛尺分级法评估患儿疼痛等级,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儿心理状态,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儿预后情况,以自制生活质量表评估患儿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时间、换药次数与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疼痛感、SDS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低于治疗后,干预组治疗后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生理疼痛与心理焦虑,减少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24-27+封三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2016 年2 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7 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RT-PCR 法检测肝癌标本内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采用ROC 曲线和Kaplan-Meier 法分析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术后长期生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特异度为73.77%,灵敏度为79.17%,最佳判读值为1.89(P<0.0001)。根据ROC 曲线分析结果,将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相对表达水平大于1.89 的93 例(59.24%)患者纳入高表达组,而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相对表达水平小于或等于1.89的64 例(40.76%)患者纳入低表达组。Kaplan-Meier 法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组术后3 年内有76 例患者死亡,3 年总生存率为18.28%(17/93);低表达组术后3 年内有20 例患者死亡,3 年总生存率为68.75%(44/64),低表达组3 年总生存率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001,两组间死亡风险比为3.7534,95%可信区间为2.5158~5.6000)。结论 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与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显著相关,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升高则预示着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