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6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261篇
儿科学   28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943篇
内科学   544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624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1篇
综合类   3542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239篇
  7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32.
目的:对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经CT证实“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高龄患者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并对并发症制定严密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方案。结果:术后出现血肿复发2例,继发硬膜下血肿、张力性气颅各1例,肺部感染5例,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对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通过术后的细致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有效的护理和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广西医学》2009,(9):1404-1404
本刊对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即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它们是: 血压(BP)、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脑脊液(C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  相似文献   
34.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病理机制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15例经手术治疗的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脑脊液鼻漏的病理机制及其与诊断治疗的关系。方法本组共15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颅底骨折13例,自发性1例和垂体瘤术后1例。重点分析术前CTMRI扫描,术中所见,以及疗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术中见14例患者神经组织疝入鼻窦,垂体瘤术后鼻漏为鞍上池下疝,其中后7例的CT扫描显示骨缺损,MRI显示神经组织下疝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15例术后14例治愈,1例无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组织或鞍上池经颅底缺损疝入鼻窦为外伤后或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病理机制的重要环节,由于上述组织的疝入,导致粘膜、硬膜、蛛网膜难以修复。冠状CT扫描和MRI可确定瘘口部位,如果冠状CT有骨缺损,MRI检查相应部位有脑组织下疝,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脊液漏所致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 1例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应用同位素脑池造影和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确定脑脊液漏口的位置 ,然后在相应节段进行硬膜外血液修补治疗 ,并进行随诊观察。结果 同位素脑池造影没有发现脑脊液漏的直接征象 ,但放射性核素过早在膀胱内出现 ,并难以升达枕大孔和基底池到达脑部 ,显示有脑脊液漏的间接征象 ;脊髓造影后进行CT薄层扫描显示脑脊液漏发生在T4 段 ,17mL自体血注入病人的硬膜外腔 ,3天后病人症状缓解 ,临床治愈。结论 同位素脑池造影能够提供脊髓脑脊液漏的间接证据 ,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能够准确确定脑脊液的漏口位置 ,硬膜外血液修补是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脊液漏(CSFL)是脊柱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脊柱手术中硬脊膜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6%~17.4%.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持续性低颅压、电解质紊乱、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术后发生CSFL时如何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0月共行脊柱手术1356例.术后发生CSFL36例,发生率为2.65%。经过合理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38.
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疗效探讨(附3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最佳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前有20例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4例。采用涂片墨汁染色法,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法,阿利新兰染色法检出隐球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84.00%,81.82%。单一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12例,好转4例,恶化2例,死亡6例。应用大扶康或氟康唑静脉注射18例,其中对于较重的辅以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和(或)氟美松,好转14例,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率很高。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多次反复送检,可以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率。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好,首选大扶康或氟康唑,辅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9.
马维亚  何祥 《武警医学》1993,4(3):138-141
用放射免疫法对144例脑梗塞患者及24例对照者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亮脑啡肽(LEK)、强啡肽A_(1-13)(D_(yn)A_(1-1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急性期3天内β—EP、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D_(yn)A_(1-1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一周后逐渐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同时也发现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β-EP、LEK较其它部位梗塞为高,D_(yn)A_(1-13)较其它部位梗塞为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脑脊液中二种阿片肽含量变化与脑梗塞时缺血性应激反应有关。三者不平衡变化,参与了急性脑梗塞时缺血性脑水肿等病理生理过程。也提示脑梗塞急性期(尤其3天内)适量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有利于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缓解神经受损症状。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