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7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465篇
妇产科学   2070篇
基础医学   1881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6100篇
内科学   58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8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420篇
综合类   9143篇
预防医学   4244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3165篇
  19篇
中国医学   69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210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775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650篇
  2009年   1527篇
  2008年   1905篇
  2007年   1651篇
  2006年   1557篇
  2005年   1683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273篇
  2002年   1095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509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及磁共振(MRI)检查在胎儿透明隔腔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不同类型透明隔腔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深圳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会诊中心检查并诊断为透明隔腔异常34例胎儿的产前颅脑超声、MRI及终止妊娠胎儿标本、围生期新生儿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的随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产前超声与MRI检查结果:34例透明隔腔异常胎儿中产前头颅超声检查诊断全前脑7例(20.6%),孤立性透明隔腔小9例(26.5%),孤立性透明隔腔未显示3例(8.8%),透明隔腔增宽7例(20.6%),透明隔腔未显示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和(或)不良4例(11.8%),透明隔腔内异常回声1例(2.9%),孤立性透明隔部分缺如1例(2.9%),透明隔腔未显示合并视-隔发育不良2例(5.9%);胎儿头颅MRI检查(70.6%,24/34)诊断孤立性透明隔腔小11例(45.8%),透明隔腔增宽5例(20.8%),透明隔腔未显示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与发育不良4例(16.7%),孤立性透明隔部分缺如2例(8.3%),透明隔腔未显示合并视-隔发育不良2例(8.3%)。产前超声与磁共振诊断不符合4例(3例产前超声诊断透明隔腔未显示的胎儿产前MRI诊断为1例透明隔部分缺如,2例透明隔腔小;1例产前超声诊断胼胝体部分缺如,产前MRI诊断胼胝体完全缺如,产后证实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妊娠结局:34例胎儿产前检查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5例(44.1%,15/34,全前脑7例,透明隔异常合并其他畸形8例);活产19例(55.9%,19/34,孤立性透明隔腔小11例,透明隔腔增宽5例,透明隔腔未显示伴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孤立性透明隔部分缺如2例)。随访结果:对19例1个月至28个月活产儿短期随访,均未见神经系统明显异常。 结论不同类型透明隔腔异常胎儿中以孤立性透明隔腔减小或增宽及孤立性透明隔部分缺如短期随访预后良好。头颅超声及MRI检查联合应用有助于产前正确诊断胎儿透明隔腔异常。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矢状切面在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腭裂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31例妊娠早期腭裂的胎儿,分析头颈部超声检查矢状切面的异常征象,总结不同类型腭裂在矢状切面的超声表现以及其他结构异常情况。 结果(1)超声声像图表现:28例出现上颌骨间隙(90.3%,28/31),其中14例为单侧腭裂,5例为双侧腭裂,9例为正中腭裂;27例表现为缺失“重叠线征”(87.1%,27/31),其中正中腭裂5例,单侧腭裂15例,双侧腭裂6例,单纯腭裂1例;6例颌骨前突(19.4%,6/31),均为双侧唇腭裂。(2)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情况: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诊断腭裂病例中,合并胎儿结构异常分别占75.0%(15/20)、45.5%(5/11),颈项透明层增厚分别占60.0%(12/20)、36.4%(4/11)。 结论矢状切面上颌间隙和缺失“重叠线征”是妊娠早期筛查胎儿腭裂的重要线索,颌骨前突是双侧腭裂的特征性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单纯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FOCR)合并心功能异常胎儿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检查,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纯FOCR且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提示心功能异常的胎儿16例,分析其初诊、分娩前及出生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CVPS及心功能变化,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和预后。 结果14例表现为卵圆孔内径或卵圆孔通道有效分流口内径<3 mm,2例表现为卵圆孔内径/房间隔总长度<0.33。16例胎儿分娩前均表现为右心房与左心房横径比(RA/LA)、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RV/LV)、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MPA/AAO)比值增大,且随孕龄增大而增大,卵圆孔通道分流流速(V-FO)>40 cm/s。16例胎儿中,14例初诊FOCR时CVPS为8~9分,2例初诊未发现心功能异常,CVPS为10分。16例胎儿分娩前,11例表现为轻度心力衰竭,CVPS为8~9分;5例表现为中度心力衰竭,CVPS为6~7分。9例分娩前CVPS较初诊FOCR时减低。16例胎儿出生后,1例于新生儿期死亡;余15例均存活。存活患儿中13例复查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正常;1例分娩前CVPS为6分,出生后复查可疑心肌病;1例分娩前CVPS为8分,出生后复查不除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结论超声心动图在FOCR诊断及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CVPS评分可动态观测并评估胎儿心功能变化,对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及指导分娩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某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产前行超声检测的孕妇1425例作为研究资料,以引产和分娩结果为准,回顾性分析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准确率。结果:经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为2.46%、准确率63.64%,均显著低于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率3.79%、准确率98.18%(P0.05)。结论:产前胎儿心脏畸形检查极为重要,而单纯二维超声诊断难以全面检出,且准确率较低,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则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范娟  沙红兰  丁燕燕  胡阳 《安徽医药》2020,41(6):649-652
目的 探究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对比干预1周后两组孕妇宫高、腹围与体质量情况,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体质量及孕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宫高、腹围与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宫高、腹围与体质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及体质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孕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可提高孕妇宫高与腹围、胎儿双顶径与头尾,并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MRI检查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一个重要手段,MRI检查不仅能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填补现有超声检查技术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学方面显示的不足,还能通过弥散加权成像、三维磁共振成像、纤维束示踪成像、代谢成像、功能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对于临床的产前诊断和畸形疾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99.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产前MRI诊断方法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MRI联合超声诊断为TSC的14例胎儿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MRI主要采用快速成像即HASTE序列及DWI序列,部分胎儿结合T1WI (FL2D)扫描。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心脏横纹肌瘤胎儿共22例,MRI检查发现14例胎儿脑部见室管膜下结节,5例同时合并脑皮质结节。14例胎儿均诊断为TSC。胎儿脑部结节表现为T1WI稍高信号,HASTE序列低信号结节,以HASTE序列显示最佳。本组14例TSC胎儿9例终止妊娠引产,其中2例引产后标本解剖病检,证实为心脏横纹肌瘤伴颅内结节;5例出生后随访证实为TSC。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提示心脏横纹肌瘤后,MRI对诊断胎儿TSC颅脑病变敏感性高。MRI联合超声可以确诊胎儿TSC。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正常中晚孕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监测胎儿眼球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4年2月期间发育正常的中晚孕胎儿共99名(198只眼球)MRI资料;按胎龄大小分成5组,即17 ~21周、22 ~ 26周、27 ~31周、32~36周、37 ~40周.分别测量各胎龄组眼球信号值大小,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 ~21、22~ 26、27~31、32~36、37~40周胎龄组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分别为600.63±171.77、492.73±214.97、421.43±181.47、388.04±137.11、329.99±119.73.经方差分析显示,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有逐渐减低趋势,组间比较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中晚孕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有逐渐减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