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65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形态计量学技术,观察了由6-OHDA单侧微量注射制成的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头部P物质神经元和体部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以及黑质网状部突触岛内P物质终末数和GABA终末数及终未总数的改变,以探讨神经递质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6-OHDA注射侧纹状体面积、纹状体P物质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对照侧明显减少;注射侧黑质网状部突触岛单位树突膜长度内终末总数较正常侧减少54%;P物质终末数和GABA终末数亦分别减少44%和33%。本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大鼠黑质与纹状体之间团有的神经递质失衡,这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2.
将HRP微电泳人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hratoria)端脑原纹状体粗核内,观察其传入性纤维联系.在下列部位发现有密集的逆行标记细胞:(1):原纹状体带核;(2)上纹状体腹侧尾核;(3)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外侧部;(4)脑桥蓝斑.以上标记细胞均出现在同侧.结果表明,原纹状体粗核接受原纹状体带核、上纹状体腹侧尾核、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外侧部及脑桥蓝斑的传入性投射.  相似文献   
23.
胚纹状体移植入Huntington舞蹈病模型鼠脑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徐慧君 《解剖学报》1993,24(1):44-50,T006
  相似文献   
24.
人脑纹状体边缘区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证明人脑纹状体有无纹状体边缘区存在。方法 用Nissl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新生儿脑纹状体的细胞构造及递质分布。结果 在Nissl染色的切片上可见人脑纹状体壳核和苍白球外节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梭形细胞带。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与壳核内侧边界平行。在上述边缘区部位可见大量免抗亮氨酸-脑腓肽(L-ENK)、免抗神经降压肽(NT)、免抗生长抑素(SOM)和免抗P物质(SP)免疫细胞化学阳性纤维和少量L-ENK及NT阳性胞体。结论 首次证明人脑纹状体和大鼠、猫、猴相似,也存在纹状体边缘区。  相似文献   
25.
N—甲基—D—门冬氨酸2B受体mRNA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研究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2B受体是否在纹状体边缘区表达,从而在基因分子方面确定边缘区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多相探针方法,原位检测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NMDA2B受体表达。结果 原位杂交结果发现NMDA2B 受体mRNA阳性信号在纹状体内分布不均匀,主要见于尾壳核,在尾壳核和苍白球间的边缘区部位可见中等大小梭形神经元,呈密集的带状分布,而苍白球只有少量的阳性胞体。结论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可以合成NMDA2B受体,推测边缘区的学习记忆功能与NMD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6.
朱雪莲  张昕 《农垦医学》2000,22(2):80-81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和发病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了11例多系数萎缩的临床表现,包括橄槛桥小脑萎缩8例;纹状体黑质变性2例;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1例。.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三种疾病均为中年发病,大多为慢必起病进行加重,平均病程在4年左右。结论 随着现代化诊断仪器的普及,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尚缺乏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7.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和了解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在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 .方法 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 .结果 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尾壳核的立体形态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 ,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尾壳核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体积为 (37.77± 9) m m3,最大嘴尾径为 6 .2mm;最大背腹径为 4.9m m;最大内外径为 3.5 2 9mm.苍白球呈块形 ,位于尾壳核的内侧 ,除内侧外其他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 ,体积为 (4.0 5± 0 .0 6 ) mm3,最大嘴尾径为 4.41mm,最大背腹径为 2 .6 45 mm ,最大内外径为 1.5 44 m m.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 ,体积为 (0 .48± 0 .0 2 ) mm3,最大嘴尾径为 1.6 m m,最大背腹径为 2 .15 8m m,最大内外径为0 .17mm;同尾壳核和苍白球一样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 ;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 ,其片状逐渐变宽 ,长度 (背腹径 )逐渐变小 ,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结论 建立了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8.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新生SD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现通道有25PS和60PS两种电导状态,25PS通道为主要类型,因此,本文主要报道25PS通道的特性。ACh激活的单通道电流为快速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反转电位约为0mV。通道开放具单个开放和簇状开放,其开放时间均可权指数拟和,单个开放时间常数为0.29ms和1.84ms,簇状开放时间常数为1.96ms和18.24ms。平均关闭时间也可双指数拟和,两个时间常数为1.70ms和54.00ms。通道开放概率为0.012,未表现出电压依赖性。提示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上存在乙酸胆碱受体离子通道。根据特性证实为烟碱型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29.
氯氮平与喹地平是一类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患仍有效,对精神分裂症患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都有治疗作用,且具有椎体外系副作用轻的特点。献报道,氯氮平与喹地平能够拮抗阿扑吗啡导致的小鼠游泳功能丧失,明显抑制阿扑吗啡导致的小鼠攀爬行为,拮抗苯丙胺引起的大鼠运动加强作用,剂量依赖性降低阿扑吗啡导致的猫视觉转换频率,与其他16种传统抗精神病药比较,对猴子较少产生运动障碍,本报告其对大鼠中脑纹状体DA代谢及NA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不同胎龄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发育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胎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发育特征。方法:收集胎龄16~28周的水囊引产胎儿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光镜技术对人胎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形态以及数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胎龄胎脑纹状体均存在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豆状核和尾状核,内囊处较少,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多角形细胞,以椭圆形细胞多见,细胞有0~3个突起,胞核呈圆形和椭圆形,1~4个核仁不等,大部分细胞染色质疏松,少部分细胞染色质致密。随着胎龄的增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逐渐减少。结论:不同胎龄人胎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在形态及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分布部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