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1002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27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2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3.
基因芯片 ,是基于原位杂交原理 ,利用高速机器人点样或光导原位合成技术 ,将大量的核酸分子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高密度地固定在固相基质上 ,并利用标记的样品探讨针对大量的基因表达进行监测的技术[1] 。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对微量样品中的核酸序列信息进行高通量并行化与低成本检测和分析 ,这使得基因芯片技术一经出现便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2 ] 、基因组文库做图[3 ] 、新基因发现[4] 、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5] 、疾病诊断和预测[6] 、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64.
从辨证论治的 3点不足 ,前瞻现代数理思维的重要性 ,引进前沿生物科技的必要性 ;从虚寒证的研究基础和寒的本义论述了虚寒证现代研究的优势 ;对于虚寒证等中医复杂证候的研究 ,必须多学科的交叉 ,尤其是目前可利用的利器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等 ,可望从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切入 ,突破“证”的瓶颈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 2 5mmol·L- 1一氧化碳小鼠吸入染毒 72h后 ,对小鼠大脑和小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 0只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 ,30只 /组。采用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提供的MGEC 4 0S表达谱芯片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与对照组比 ,染毒组表达差异在 2倍以上的基因大脑和小脑共 12 7个 ,大脑为 4 8条 ,小脑为 79条。其中 ,大脑差异表达下调的有 13条 ,表达上调的有 35条 ,分别占 2 7%和 73% ;小脑差异表达下调的有 4 3条 ,表达上调的有 36条 ,分别占 5 4%和4 6 %。大脑和小脑共同表达的基因有 31条 ,其中 ,1条为表达下调 ,30条为表达上调 ,分别占到了 3%和97%。结论 一氧化碳可以影响到小鼠脑中多种基因的表达 ,主要影响的基因类别包括蛋白质翻译合成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生长基因、免疫调节类基因等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了包含87个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探针的寡核苷酸芯片。将80 mg·L-1 知母皂苷作用8 h及未作用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分别标记Cy 5和Cy 3荧光染料,然后与芯片杂交,检测知母皂苷对血管内皮细胞中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知母皂苷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后,血管紧张素酶原(AGT)基因、肾上腺素α2A受体(ADRA2R)基因和内皮素转换酶-1(ECE-1)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知母皂苷有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7.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青少年肾阳虚体质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分析青少年肾阳虚体质者外周血白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基因水平初步探究青少年肾阳虚体质的机理。利用体外转录方法,将青少年肾阳虚体质组与同年龄段的正常体质组外周血白细胞mRNA合成为标记有不同荧光的cDNA探针,运用杂交互补原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筛选出127条符合标准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3条呈上调表达,64条呈下调表达。提示:与青少年肾阳虚体质相关的基因表达涉及到免疫相:关、发育相关、细胞生长、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等。  相似文献   
68.
微阵列技术在卵巢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卵巢癌缺乏早期症状 ,约有 70 %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早期卵巢癌 5年生存率可达 90 % ,而晚期仅为 2 0 %~3 0 % [1] 。所以 ,寻找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是 1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近年的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 ,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突变、失活、表达的上调或下调等有关。研究一系列基因改变的情况 ,对探讨卵巢癌的发病机理将起重要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因分析 ,1次只能研究少量基因的传统方法已显不足 ,由此催生了 1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微阵列技术(又称生物芯片 )。它是集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阐明衰老时HPAT轴基因表连规律,探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老年大鼠与青年大鼠下丘-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老年大鼠下丘脑多种神经透质或其受髓如GABA—AR、a1ER、GluR、dopamine transporter表达下调;垂体多往促性腺激素包括FSH、LH、GnRH下调;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受体下调;脾淋巴细胞促凋亡基因Caspasel、Caspase3、CPP32β、Dnaseγ、PKC delta、Bnip31、p47上调,抗凋亡基因Cathepsin B、MTA1下调,抗增殖基因Rb、B181表达上调,促增殖基因Jagged1及c-myc、c—fos、v—jun、Rgc32、CyclinB1、CyclinG—associatetl kinase下调。结论 衰老时HPAT轴的衰退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免疫系统受损最为明显,神经透质、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基因低表达及免疫细胞促凋亡基因高表达而抗凋亡基因低表达,促增殖基因低表达而抗增殖基因高表达是受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0.
糖肾平胶囊对糖尿病小鼠大血管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糖肾平胶囊作用于糖尿病小鼠后对大血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诱发C57BL/6J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口服给予糖肾平浸膏粉后提取大血管m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计算机软件分析后观察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找到大血管中相关表达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有助于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但对所获信息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