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00篇
  免费   8114篇
  国内免费   5348篇
耳鼻咽喉   1448篇
儿科学   511篇
妇产科学   707篇
基础医学   4471篇
口腔科学   1767篇
临床医学   22842篇
内科学   7363篇
皮肤病学   578篇
神经病学   1842篇
特种医学   23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6625篇
综合类   36805篇
预防医学   6894篇
眼科学   1648篇
药学   9414篇
  173篇
中国医学   3517篇
肿瘤学   6489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1916篇
  2022年   2032篇
  2021年   2278篇
  2020年   2827篇
  2019年   2222篇
  2018年   1446篇
  2017年   2325篇
  2016年   2785篇
  2015年   3330篇
  2014年   6082篇
  2013年   6314篇
  2012年   8433篇
  2011年   9000篇
  2010年   8883篇
  2009年   9123篇
  2008年   9349篇
  2007年   8005篇
  2006年   7642篇
  2005年   7213篇
  2004年   5799篇
  2003年   4837篇
  2002年   3812篇
  2001年   3327篇
  2000年   2437篇
  1999年   2323篇
  1998年   2192篇
  1997年   1903篇
  1996年   2227篇
  1995年   1786篇
  1994年   1447篇
  1993年   655篇
  1992年   662篇
  1991年   534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腰椎吻合棘病,又称吻合椎综合征和棘间骨关节病等。该病于1933年首次被提出,主要由腰椎相邻两棘突互相碰撞而引起,常导致慢性下腰部疼痛。该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以致其临床漏诊或误诊率极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E-SFT患者术前CT检查影像资料和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评估CT检查在E-SF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90例E-SFT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学检查示良性80例,恶性10例;CT检查结果为良性72例,平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匀,大部分边缘清晰,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强化;恶性18例,平扫示肿瘤体积较大,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可见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瘤体强化不均匀,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CT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60%(6/10)、82%(74/90)、85%(68/80)、33%(6/18)、94%(68/72)。结论 E-SFT的CT检查影像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增强扫描有助于评估纤维瘤的良恶性,可将其作为术前诊断及术后复查评估的有效依据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53.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热点,AI可以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癌症的早诊早治可以利用癌症筛查手段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是癌症筛查由于假阳性率较高,导致目前大部分癌种还没有统一的筛查指南,AI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技术联合癌症筛查提高其早诊率、准确率和灵敏度。本文将AI在高发癌症筛查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55.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临床提示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胸部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24例,女9例;年龄10~50 d,中位年龄27 d,其中早产儿19例,33例均行胸部CT平扫。结果:33例中32例伴肺炎,17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血管瘤致气管狭窄。结论:胸部影像特别是CT检查能给临床确定新生儿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失败原因确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ArcCHECK系统在食管癌断层治疗旋转照射和固定野照射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对32例不同部位食管癌分别制作Helical旋转照射和Direct固定野照射验证计划,并通过ArcCHECK测量、分析,对比验证结果通过率。分析靶体积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将靶体积较小的治疗验证计划分别放在ArcCHECK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分析验证通过率差异。结果 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高于Direct计划(P<0.01),其靶体积与验证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和-0.042,P值分别为0.041和0.819。Helical计划采用3%/2mm标准时,高剂量区放在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测得的通过率不同(P=0.005),后者通过率更高;采用3%/3mm标准时与Direct计划的3%/3m、3%/2mm标准的相近(P均>0.05)。结论 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普遍高于Direct计划,原因可能与ArcCHECK探测器的角度响应以及因更多参考点受到低剂量辐射而未参与计算有关,另外还可能跟Direct计划对断层治疗剂量控制系统要求更高有关。在Helical验证计划中,当采用3%/3mm标准时,靶体积越大,验证时出现较低通过率的可能性增加,但相关系数较低。验证计划的高剂量区位于模体中心或者探测点处都可以实现计划验证,综合考量建议放在模体等中心处。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