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66篇
  免费   3687篇
  国内免费   2127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341篇
妇产科学   261篇
基础医学   2057篇
口腔科学   1036篇
临床医学   8404篇
内科学   6334篇
皮肤病学   556篇
神经病学   1758篇
特种医学   19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4039篇
综合类   22562篇
预防医学   8298篇
眼科学   446篇
药学   17903篇
  151篇
中国医学   10555篇
肿瘤学   1728篇
  2024年   487篇
  2023年   1541篇
  2022年   1558篇
  2021年   2074篇
  2020年   2084篇
  2019年   2193篇
  2018年   1089篇
  2017年   2083篇
  2016年   2360篇
  2015年   2780篇
  2014年   4551篇
  2013年   4304篇
  2012年   5376篇
  2011年   5511篇
  2010年   5005篇
  2009年   4511篇
  2008年   4728篇
  2007年   4132篇
  2006年   3738篇
  2005年   4024篇
  2004年   3311篇
  2003年   3256篇
  2002年   2608篇
  2001年   2423篇
  2000年   1990篇
  1999年   1624篇
  1998年   1295篇
  1997年   1306篇
  1996年   1214篇
  1995年   1165篇
  1994年   955篇
  1993年   694篇
  1992年   600篇
  1991年   583篇
  1990年   448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目的探究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3.48%和80.43%,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11例,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9.57%和93.4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Hp(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根除率分别为84.78%和65.22%,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100.00%和97.8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仅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Hp的转阴率及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1年内疾病复发率低,远期效果良好,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4.
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思想,以对氨基水杨酸(PAS)为母核,选用不同的连接子将PAS、异烟酸和氟喹诺酮三种结构单元缀合,设计了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分子TM1和TM2;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分子,测试了目标分子抗结核及抗人致病菌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TM2a抗结核活性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 TM1a与阳性对照药物氟喹诺酮中活性最强的克林沙星相当; TM1a对所测试菌株都显示最强抑制活性, TM1b与TM2a对多数菌株显示很强抑制活性, TM1h/2h对部分菌株具有强抑制活性; TM1a/1h对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远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值得进一步研究。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分子TM1a和TM2a分别在8及32μg·mL-1浓度下表现出相对安全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PAS为母核的三分子药效团拼接的新型分子,部分分子具有非常强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在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和同期行后颅窝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2015年7月—2018年12月,应用ETV治疗53例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并同期行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 h内复查头部CT,均无脑室内积血、积气。术后出现短暂性发热患者5例;无出现继发性出血、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的患者。术后随访患者6~31个月,其中有效患者50例(94. 3%);无效患者3例,后行腰大池引流1周,最终行脑室-腹腔分流。结论 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及分流是传统的处理方式,但也是并发症较多的治疗方法;同期ETV对于此类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符合生理机制,并发症少,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06-5707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应用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钙素治疗。治疗前、用药3个月后,应用双能量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未发生再骨折情况。治疗前两组骨密度、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增加骨密度,缓解机体疼痛感。  相似文献   
47.
48.
王飞航 《北方药学》2016,(8):183-183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以及丙泊酚的方法以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两组手术之前全部肌肉注射阿托品,剂量为0.01mg/kg,在手术之前30min注射,进入手术室之前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通过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剂量为每小时3~8mg/kg,观察组给予七氟醚1%~4%吸入,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1时MAP以及HR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4时HR以及SPO2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烧伤手术选取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使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对于手术之后呼吸功能恢复以及精神状态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应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1首字是zuo的动宾词组,全用"做"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做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模范/做分析/做实事/做决定/做活动/做解释/做比较/做买卖/做设计/做衣服/做保证/  相似文献   
50.
刘巍杰 《海峡药学》2016,(8):171-172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60例GERD,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单独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例.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41.7%、愈显率91.7%高于对照组23.3%、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骨质疏松症、1例胸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