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62篇
  免费   3532篇
  国内免费   1329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288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2684篇
口腔科学   680篇
临床医学   4134篇
内科学   3073篇
皮肤病学   479篇
神经病学   2117篇
特种医学   1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030篇
综合类   991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5283篇
眼科学   675篇
药学   8708篇
  496篇
中国医学   4911篇
肿瘤学   1981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1185篇
  2021年   1909篇
  2020年   2084篇
  2019年   1140篇
  2018年   1163篇
  2017年   1643篇
  2016年   2265篇
  2015年   2002篇
  2014年   4175篇
  2013年   3835篇
  2012年   3277篇
  2011年   3049篇
  2010年   2315篇
  2009年   1990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1959篇
  2006年   1704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105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462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242篇
  1984年   173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140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124篇
  1978年   58篇
  1977年   64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脊柱侧凸翻修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失败原因及翻修手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的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患者33例。男10例,女23例。翻修时距初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3.4个月(0.5.66个月)。33例患者共行43次翻修手术,其中29例进行1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3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4次翻修手术。另有4例患者增加脊柱矫形和融合,同时行脊柱前路松解、支撑植骨手术。结果翻修手术时间平均3.9h(1.5—7.3h),手术中平均出血601ml(50—2000ml),平均输血量643.3mk(0-2000ml)。术后随访平均27个月(3—67个月),未出现畸形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翻修手术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补救手术。术前完善的手术策略和良好的手术技术是翻修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 ,用0 9%氯化钠注射液 30 0mL 葛根素 0 4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10d为 1疗程 ,共 3个疗程。结果 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 3例 ,显效 31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达 81%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副作用小 ,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电针(EA)"足三里"-"阳陵泉"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细胞蛋白激酶A(PKA)活性的变化。方法:Wistar雌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损伤(CCI)组、CCI+EA 2天(d)组、CCI+EA 2周(w)组、去卵巢(OVX)+CCI组、OVX+CCI+EA 2 d组、OVX+CCI+EA 2 w组。Morris水迷宫法检查OVX+D-半乳糖皮下注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 Hz,1~2 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和海马组织PKA的活性。结果:CCI术后,与正常组比较,各组HS都明显升高。在单纯CCI动物上,与CCI组比,CCI术后第18天CCI+EA 2 d、CCI+EA 2 w的HS显著减小(P<0.05);CCI+EA 2 w组的HS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在记忆损害的动物上,OVX+CCI+EA 2 w和OVX+CCI+EA 2 d组HS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而两EA组间HS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CCI+EA 2 w组下丘脑室旁核(PVN)、弓状核(ARC)和视上核(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VN和ARC区也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OVX+CCI+EA 2 w组PVN和SON区的PKA灰度值亦均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说明EA 2 w可上调PKA的表达,且具有累积性作用。OVX+CCI+EA 2 w组ARC和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显著高于CCI+EA 2 w组(P<0.05),提示EA上调PKA表达的累积效应在记忆功能减退的动物上明显减弱。海马PKA的表达与SON等下丘脑核团PKA的表达趋势类似。结论:电针镇痛有累积作用,其累积效应可能与下丘脑、海马细胞PKA的表达上调有关,并且与动物神经记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静脉麻醉、笑气吸入麻醉及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三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疗效比较。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对236例妇科门诊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3组。A组: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85例);B组:N2O(笑气)吸入麻醉(88例);C组: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63例),观察人流术中其镇痛效果并对疼痛进行分级。结果:A组85例100%可达到完全不痛(疼痛分级为0级);B组65.90%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23.86%,Ⅱ级9.09%,Ⅲ级1.15%;C组0例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63.49%,Ⅱ级30.16%,Ⅲ级6.35%。结论:受术者如无心肺疾患及人流禁忌证,无痛人工流产术应选择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可达到完全无痛,痛苦最小。  相似文献   
96.
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8.
132例男性不育患者遗传学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遗传学病因分析,并探讨其遗传效应。方法:采取132例男性不育患者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32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24例,染色体变异22例。其中大Y20例,47,XXY18例,45.XY,t(13;14)3例,小Y和46,XY,inv(9)各2例,46,XY,t(9;22)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并建议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基因诊断,以便确诊是否属于遗传病,为生育提供指导,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 36月 ,局部复发 6例 (3.6 % ) ,术后吻合口漏 13例 (10 .7% ) ,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提高保肛率 ,但存在吻合口漏 ,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0.
马齿苋活性成分体内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马齿苋活性成分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cell)、人喉表皮样癌细胞系(Hep-2 cell)、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 cell)和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系(RD cell)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活性成分处理4种癌细胞,通过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试验法测定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处理S180荷瘤小鼠,观察荷瘤小鼠的体重、瘤重、死亡率和抑瘤率.结果 马齿苋生物碱对离体培养的A-549肺癌细胞、Hela细胞和Hep-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马齿苋多糖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齿苋脂肪酸对Hep-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马齿苋黄酮对RD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剂量效应,高浓度抑制作用强.结论 马齿苋活性成分能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