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5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405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2616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99篇
  13篇
中国医学   532篇
肿瘤学   133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频率和量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M蛋白清除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同程度损伤并在化疗期间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M蛋白平均值80g/L组)每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1500 ml,连续5 d;第2组(M蛋白35 g/L组)每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1500 ml,连续5 d;第3组(M蛋白35 g/L组)隔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800 ml,连续5 d.每组分别在置换3 d和5 d后检测血液中M蛋白的含量.结果 第1组M蛋白3 d后下降54.3%,5 d后下降78.5%;第2组M蛋白3 d后下降49.7%,5 d后下降79.7%;第3组M蛋白3 d后下降37.1%,5 d后下降45.7%.结论 在使用有效化疗的同时,连续血浆置换且置换量大,可迅速降低患者血中的M蛋白,减少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Syndecan-1 (CD138), a member of integral membrane 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 is an essential matrix receptor for maintaining the normal morphological phenotypes. In this study, we generated a specific mouse anti-human syndecan-1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4B3 and identified it by competition assay with the available syndecan-1 mAb (BB4). Stained by 4B3, the expression of syndecan-1 was detected on tumor cell lines, such as 8226, U266, XG-1, XG-2, Daudi and Jurkat. The expression was also found on neuron stem cells.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4B3 mAb could inhibit XG-1 and XG-2 proliferation. The data not only determined that 4B3 mAb was a functional anti-human syndecan-1 mAb, but also indicated that syndecan-1 might be a valuable surface antige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on of tumor patholog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This novel antibody 4B3 may be value of study of tumor proliferation/survival mechanism and contributes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verse disease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MM患者76例。随访期间死亡患者20例,存活患者56例。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及预后患者外周血CAR、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差异。结果不同性别、年龄MM患者外周血CAR、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Ⅲ期患者外周血CAR、NLR和CD8^(+)分别为0.75±0.13、2.84±0.63和(53.69±4.17)%,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0.55±0.14、2.49±0.58、(46.29±4.06)%],CD3^(+)、CD4^(+)和CD4^(+)/CD8^(+)分别为(56.00±5.81)%、(25.98±3.91)%和0.49±0.14,均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64.42±5.90)%、(32.18±3.80)%、0.7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Ⅰ~Ⅱ期和Ⅲ期患者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ISS分期Ⅲ期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存活患者(25.00%),外周血CAR和NLR分别为0.69±0.17和3.01±0.65,明显高于存活患者(0.60±0.14、2.47±0.60),而卡氏评分和CD4^(+)/CD8^(+)为(60.25±6.14)分和0.57±0.10,均明显低于存活患者[(67.30±7.11)分、0.64±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分期、CAR、NLR和CD4^(+)/CD8^(+)是MM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CAR、NLR和CD4^(+)/CD8^(+)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686和0.649,可见外周血CAR预测价值中等(P<0.05)。结论外周血CAR、NLR、CD3^(+)、CD4^(+)、CD4^(+)/CD8^(+)和CD8^(+)与患者ISS分期及预后有关,其中CAR在预测MM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大约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 1% ,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 10 %~ 15 %。它是以骨髓中出现无限扩增的异常浆细胞为主要病理特征。其突出的临床特点之一就是进行性的骨质破坏。据统计有70 %~ 80 %的MM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损坏。一项大系列的调查显示大约 2 3的MM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2 0 %~ 30 %的患者出现高钙血症的症状 ,如乏力、恶心等 ,80 %的患者X线片显示骨骼异常 ,包括骨折、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改变或上述几种病变同时存在。总之 ,骨质损坏是影响MM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发性骨髓瘤和结肠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同时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和结肠癌并继发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骨髓穿刺术提示多发性骨髓瘤,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示14q32 IgH基因重排阳性,肠镜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结肠癌,数月后继发肝占位。给予VTD方案减轻骨髓负荷后行结肠癌切除术,术后采用VTD与XELOX联合方案化疗,肝占位行局部肝病损射频消融术,患者可耐受,肝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 结论 同时性多发性骨髓瘤和结肠癌并伴肝转移罕见,需组织病理检查鉴别诊断原发癌与转移癌,治疗上尚无统一标准,需多学科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FN-γ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AD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带状疱疹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IFN-γ、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患者(20.0%)(P<0.01);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乏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伐昔洛韦能够有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带状疱疹的发生,不影响化疗的疗效,同时安全性较高,并能够调节IFN-γ、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miR-155对骨髓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测定人骨髓瘤细胞株及耐药株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 将 miR-155 inhibitor和阴性对照转染至人骨髓瘤耐药细胞株中;利用MTT 法检测转染后人骨髓瘤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增殖活性;利用Western-blot实验测定转染后人骨髓瘤耐药细胞中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量。结果:qRT-PCR实验结果显示,人骨髓瘤耐药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水平较人骨髓瘤细胞显著上调(P<0.001);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155 inhibitor抑制miR-155的表达,人骨髓瘤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人骨髓瘤耐药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通过靶向抑制miR-155的表达可以增加骨髓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生成的逆转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MM患者,依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分为I期(n=16)、Ⅱ期(n=25)和Ⅲ期(n=41),根据肾功能情况,将其分为肾损伤组(n=27)和无肾损伤组(n=55)。另选取同期55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诊断MM患者肾损伤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M患者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M组血清IL-9(66.72±18.50 vs 21.95±6.84,pg/mL)、IL-17(52.70±12.16 vs 24.36±5.73,pg/mL)及IL-23(81.60±22.75 vs 36.25±8.46,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ISS分期的增加,MM患者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增加,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损伤组血清IL-9(93.60±24.65 vs 48.20±12.73,pg/mL)、IL-17(74.80±19.42 vs 35.26±8.50,pg/mL)及IL-23(116.48±40.25 vs 62.70±15.24,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肾损伤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L-9、IL-17及IL-23三项联合诊断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0.927,95%CI:0.865~0.983)最大,其灵敏度最高。相关分析显示,MM患者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IL-9、IL-17、IL-23水平在MM中明显升高,且与MM患者的病情分期及肾损伤有关,三项联合诊断肾损伤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9.
赵辉  郭欢绪  刘强 《现代肿瘤医学》2021,(15):2591-2596
目的:探究miR-32-5p靶向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 α,CEBPA)调控表皮生长因子/β联蛋白(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机制。方法: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32-5p、CEBPA的表达水平;转染慢病毒至骨髓瘤细胞U266,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2-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Western blot验证miR-32-5p与CEBPA的关系及在骨髓瘤细胞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miR-32-5p与CEBPA的表达对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浆细胞比较,骨髓瘤细胞株H929、U266、IM-9、RPMI-8226中miR-32-5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EBP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NC、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32-5p组miR-32-5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24 h、48 h、72 h的OD值显著降低,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32-5p与CEBPA 3' UTR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miR-32-5p可与CEBPA直接结合负向调控CEBPA的表达;与NC、pcDNA-control组比较,pcDNA-CEBPA组CEBPA 表达量显著升高,24 h、48 h、72 h的OD值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与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32-5p组CEBPA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EGFR、p-EGFR、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anti-miR-32-5p+si-con组比较,anti-miR-32-5p+si-CEBPA组CEBP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EGFR、p-EGFR、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受miR-32-5p和CEBPA的双重调控,miR-32-5p可靶向CEBPA调控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D200表达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71例MM患者中,51例(71.8%)阳性表达CD200,20例(28.2%)不表达CD200。CD200+MM患者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低于CD200-患者(P<0.05)。CD200-M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0(95%CI 18.7~33.2)个月,CD200+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χ2=4.210,P=0.040)。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66.7%和42.5%,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72.9%和60.6%。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年龄>65岁[HR=4.145(95%CI 1.252~13.728),P=0.020]、CD200阳性[HR=2.617(95%CI 1.044~6.561),P=0.040]是独立于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 CD200表达存在异质性,CD200阳性表达是MM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