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89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575篇
预防医学   53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87篇
  3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类问题。方法217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65例.殳性5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1.5岁。其中SCLC108例,NSCLC109例。提取患者764幅肺癌CT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选取对比度、熵、能量和逆差矩4个特征值,借助临床确诊结果,利用多层前向(BP)、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训练测试。结果BP人工神经网络对10%的78例样本进行测试,SCLC42例预测正确.NSCLC33例预测正确.3例预测失败。RBF神经网络对10%的78例测试样本进行测试,SCLC42例预测正确.NSCLC36例预测正确、类似方法对样本总数的70%进行训练,用30%的230例进行测试;BP人工神经网络有209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0.9%:其中SCLC111例预测正确,正确检出率为88.8%;NSCLC98例预测正确,正确检出率为93.3%。RBF人工神经网络有216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3.9%,其中SCLC117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3.6%;NSCLC99例预测正确,止确检出率为94.3%。可见BP、RBF人1二神经网络对SCLC和NSCLC均具有90%以上的正确率,高于人工诊断结果。结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熵、能量和逆差矩4个特征值能反映SCLC和NSCLC的有效特征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能达到分类目的,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根据曲面体层片信息治疗上颌后牙区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牙根数671个),以锥形束CT为标准,在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片上测量上颌后牙根尖到上颌窦的距离。结果当曲面体层片显示上颌窦的皮质骨连续,牙根距上颌窦存在明显距离、与上颌窦相切时,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率分别为82.0%、70.0%;当曲面体层片显示上颌窦皮质骨中断,牙根突入上颌窦内时,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率为48.5%。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均显示牙根突入上颌窦时,曲面体层片测量上颌后牙牙根突入上颌窦距离为(2.19±1.82)mm,而锥形束CT测量距离为(1.47±1.01)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未进入上颌窦的准确率较高,但判断上颌后牙牙根突入上颌窦的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在药品检验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为省市级药品检验机构迎挑战、抓机遇、再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视角对省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内外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现状提出新业态发展模式,应用麦肯锡矩阵模型展开剖析并阐述新业态发展路径。结果: 各省市级药品检验机构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和瓶颈,同时拥有再发展的机遇。结论: 可采取新业态发展模式调整业务结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扶助企业提升能力水平并做好政府依法行政的技术支持,保证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B超图像上甲状腺实性结节病灶区的纹理特征值,并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探讨该模型在鉴别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从其超声图像中提取结节区域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值,并将该特征值作为自变量,结节的良恶性作为因变量拟合Logistic预测模型。利用10折交叉验证对预测模型进行效果评价,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预测的准确率为8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结论利用甲状腺实性结节病灶超声图像灰度共生纹理特征值建立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良恶性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我国维吾尔族成人代谢综合征(MS)诊断中腰围的适宜切点。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2526例25-90岁维吾尔族成人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全球共识诊断标准为基础,分析维吾尔族男女不同腰围水平与MS其他组分聚集的关系,检出至少两个组分存在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的腰围界限,作为诊断维吾尔族成人MS腰围切点,并以此计算不同年龄组MS的检出率及成分组合特点。结果随腰围增大,MS组分聚集的OR值显著增高。在我们所划分的切点中,当男性腰围≥93cm、女性腰围≥89cm时,ROC曲线距离最短。以此腰围切点计算维吾尔族成人的MS检出率,男性为26.0%,女性为27.7%。结论建议维吾尔族以男性腰围≥93cm、女性腰围≥89cm为切点,结合IDF诊断标准中其他组分定义,作为维吾尔族成人MS的临床检出标准。以上结果有待在更大样本量的维吾尔族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6.
背景:研究显示太极拳运动能够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提高运动耐力,但也有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并没有达到改善的效果。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中1980年1月至2014年7月间的文献资料。纳入太极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太极拳运动干预组和常规药物或是健康教育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共计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运动明显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百分比水平(MD=4.62,95%CI:0.73-8.51,P=0.0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MD=4.95,95%CI:0.33-9.57,P=0.04)、6 min步行距离水平(MD=33.81,95%CI:6.00-61.62,P=0.02),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在太极拳组与对照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MD=0.02,95%CI:-0.10-0.14,P=0.76)。结果证实,太极拳运动有效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男性新生儿肛门生殖器距离(AGD)与睾丸下降不全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方法:连续纳入哈尔滨市妇产医院及哈尔滨市双城区急救中心妇产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出生的汉族男性新生儿350例,出生后24 h对所有新生儿测量AGD,排除有合并直肠肛门畸形及尿道下裂的患儿,由小儿外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睾丸下降不全,并根据睾丸位置分为阴囊上方型、腹股沟型及不可触及型。结果:350例新生儿中隐睾39例,隐睾新生儿的AGD长度显著短于非隐睾新生儿[(2.01±0.22)cm vs(2.35±0.19)cm;P0.01];在排除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情况下该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2.32±0.14)cm vs(2.06±0.19)cm;(2.37±0.17)cm vs(2.12±0.12)cm,P均0.01];高位隐睾新生儿AGD较低位隐睾儿AGD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F=0.434,P0.05);单侧隐睾与双侧隐睾新生儿AGD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96±0.13)cm vs(2.02±0.17)cm,P0.05)]。结论:在所研究的男性新生儿人群中,AGD值与睾丸下降不全具有相关性。AGD可以作为雄激素作用窗口期存在异常干扰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矩阵管理模式配合多媒体教学进行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发现高质量培训方法,提高意外现场获得救助人次及急救成功率。方法按居委会分9个培训区,共2000人。采用矩阵式管理结构—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卫生服务中心行政结构)和横向的项目系统(医生、护士、居委会、多媒体技术员、红十字救护员)相结合模式:在行政框架下,相应成员负责专项任务,如安排时间、多媒体播放、示范操作、角色扮演、考核等。采集培训前后各24个月辖区内意外发生、获得救助及急救成功人数,观察矩阵管理的培训效果。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居民急救技能掌握的时间更长,获得现场救助人次以及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矩阵管理模式能提高培训质量,降低成本,更多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干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20例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变特征及再次干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和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跛行14例,急性下肢缺血3例,静息痛3例.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中位数0.43 (0~0.72),间歇性跛行距离(238.50±76.80)m.20例患者中65% (13/20)合并2型糖尿病,45%合并高血压(9/20),25%合并高脂血症(5/20).70% (14/20)为TASCII C/D级病变.再次干预治疗的方法分别为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4例、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stent,PTA+S)9例、大隐静脉/人工血管旁路术(bypass)3例、斑块旋切治疗(SilverHawk)4例.随访患者14例,平均随访6m (2~18 m).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无截肢发生.术后ABI中位数0.69 (0.5~0.85),与术前AB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835.00±217.80)m,(P<0.01),术后6m随访时,42.86%患者(6/14)再次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再次干预治疗可以在近期明显改善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下肢缺血症状,但仍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尿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房间隔缺损(ASD)并发肺动脉高压封堵术后的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房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封堵成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术后静脉点滴rhBNP患者为处理组(30例),未应用的为对照组(26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 h及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six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术后48 h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及ET水平术后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6MWD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48 h和术后6个月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及ET水平(P<0.01),显著增加6MWD(P<0.01)。结论:封堵术后静脉点滴rhBNP可进一步降低肺动脉压及ET水平,增加6MW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