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当前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药品检验机构如何改革发展,为下一步的全国药品检验机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函调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全国药品检验机构的现状和发展面临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品检验机构应发挥传统优势,从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保留公益属性、扩增检验资质、开展检验方法替代研究、储备人才等方面,主动参与改革,积极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丽丽  江志杰  李响 《中国药事》2024,38(3):257-260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审评和备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法:从药品检验机构确认检验标准的角度,通过分析药品检验机构依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执行标准时遇到的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思考。结果:部分药品说明书载明的【执行标准】项缺少标准修订的提示性文件、未及时进行修订及存在书写不规范的情况。结论:建议企业及时准确地更新药品说明书,同时药监部门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加强药品说明书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疗器械检验体系现状和新时期的发展机遇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器械检验体系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深入分析我国54家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促进我国医疗器械检验体系发展的政策法规。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2015年和2016年我国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面对新形势,医疗器械检验体系将借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在制度、技术和观念上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有效落实“四个最严”,履行地方政府药品安全监管责任,梳理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加强体系建设。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会议研讨、个别访谈等方式,对药监系统内的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信息材料,分析存在问题,阐述初步实践成果,提出持续改善的对策。结果 加强了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药品检验检测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进行了系统探索。结论 加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对推动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持续改进,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公共服务,确保药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促进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建设,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样品从进入药品检验机构至销毁整个流转链条中可能影响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各环节样品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结果与结论: 从受理、传递、留样和销毁各环节对样品的管理提出精细化和标准化控制策略,为药品检验机构制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样品管理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于欣 《中国药事》2020,34(3):311-314
目的: 探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在规模大、内设实验室多、专业领域范围广的综合性药品检验机构开展内部审核。方法: 从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后续纠正措施及关闭、内部审核记录与报告等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每个环节实施过程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 内部审核是药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自身核查的良好契机。药品检验机构本身应充分认识到内审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手段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高家敏  曹进  丁宏 《中国药事》2017,31(8):887-893
目的:对比化妆品和化学药品标准体系并对二者的检验特点进行分析,为药品检验机构开展化妆品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检验标准体系、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结果判定4方面,总结化妆品、化学药品检验的各自特点。结果与结论:化妆品和化学药品有各自的产品属性,二者的标准体系和检验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药品检验标准为专用标准,针对性强,药品有效成分的检验多为常量分析;化妆品检验标准为通用标准,化妆品禁限用物质的检验多为微量或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信息化数据标准,解决数据不完整、不规范、质量低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挖掘数据价值、提升信息化水平。方法:根据检验机构业务和信息化的实际,参考相关标准研制的实践,从内容、原则、流程方面开展标准编制工作的研究。结果与结论:本研究完成广东省药品检验数据地方标准的研制,可为今后开展同类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翀  刘文  冯磊  朱炯  胡增峣 《中国药事》2023,(7):751-756
目的:对药品抽检的抽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药品抽检的抽样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药品抽检的抽样相关政策法规和抽样模式,以2016-2021年国家药品抽检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样品为例,分析抽样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结果:目前,抽样的常见问题包括品种错误、抽样环节错误、样品保护不当、样品重复、抽样量不足、资料信息有误、混批、剩余效期不足等情况。结论:抽样是药品抽检整个工作链条的上游环节,其工作质量对药品抽检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样品因不符合检验要求而被承检机构拒收,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全面评价药品质量,发生拒收的主要原因在于抽样人员的知识技能欠缺和工作态度有待提高,需引起抽样单位的重视。建议加强对抽样人员的教育培训及考核,慎重拒收样品并对确需拒收的样品细化原因记录,探索建立拒收样品再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析国家会计制度改革给药品检验机构带来的变化,探讨应对方案。方法:建立适应国家新会计制度的信息化体系,保证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衔接。结果与结论: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管理和国家会计制度改革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陈冰清  王欣怡  叶桦 《中国药事》2018,32(10):1314-1321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重点药品监控制度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各省市卫计委网站,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文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5年以来,各省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计生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内容包含重点药品监控的责任部门及其分工,监控目录的制定,以及处方点评、预警通报制度、医师的能力培训、奖惩制度等措施。结论: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应当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确定一个公认的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和范围,并逐步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加强处方点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开展这些药品的上市后评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切断幕后利益推手。  相似文献   

12.
杨永刚  王震红  王新意  薛娇  姜玉明 《中国药事》2013,(10):1064-1065,1071
目的 探讨如何在科学检验理念指导下有效开展食品药品业务管理工作.方法 对具体工作内容、业务管理的新模式及工作体会进行全面阐述.结果与结论 以科学检验理念为指导,实施新的业务管理模式,确保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杨显辉 《中国药师》2015,(4):647-649
目的:探索药品零售领域DTP营销模式。方法:通过对DTP模式内涵和特点描述研究,归纳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对药品零售企业开展DTP模式提出建议。结果:DTP模式能够促进药品零售企业发展,但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结论:药品零售企业需要国家调整政策,增加投入,加快集中化发展,并实施新型交易形式等措施才能促进DTP模式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锋  郑晓琼 《中国药事》2008,22(1):34-35,45
信息技术在药品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各级药检所重视。对全国省级药品检验机构2000-2005年期间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各省级药检所信息化建设机构、信息化资金投入和药检应用系统开发和投入使用情况以及药检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药品检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萍  李明华  石岩  刘薇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4):438-444
目的: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总体状况。方法:针对2013-2016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专项抽验、监督抽验及评价性抽验等工作,结合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抽验工作,对近几年来发现的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结果:几年来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地方药品监管部门的大力监管,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有所好转,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监管策略提供大数据支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完善药品标准,并有序、稳妥推进药品质量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现状,为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和建立药师培养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线填写调研表,内容包括医院信息、药事管理组织建设、药学部门人员结构、药学部门基本情况、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制建设、药学会诊情况、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使用、药品短缺。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到885家医疗机构有效调研表,其中三级医疗机构62家(7.01%),二级93家(21.8%),一级81家(9.15%),基层549家(62.03%)。不同级别、性质的医疗机构之间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以三级综合医院牵头,建立全省三级质控网络体系,逐步提高二级、一级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水平;医院药师培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药学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As a part of increasing interest in nanobiotechnology, nanoparticle-based drug discovery as well as development and drug delivery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area in nanomedicine, and it is also driven by search for new drugs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Nanomaterials for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include carbon nanotubes (CNTs).

Areas cover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perties of CNTs, both single-walled CNTs (SWCNTs) and multiwalled CNTs (MWCNTs) with relevance to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Pharmacokinetics of CNTs as well as CNT-based drug delivery is discussed. The article also looks at how the scope for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of CNTs is broadened by conjugation with other molecules and presents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Finally, the toxicology of CNTs is considered with measures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reducing it. Literature on CNTs, from the past 5 years, was reviewed and selected publications relevant to drug discovery,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were included in the bibliography.

Expert opinion: Carbon nanotubes combine more properties relevant to drug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than any other nanomaterial. Although a tremendous amount of basic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CNT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little of this is nearing translation into human applications. No CNT-based medicine has reached clinical trials. Nevertheless, CNT conjugation with other molecules has extended the horizons for thei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The most promising of these is PEGylation, which extends the survival of CNTs in circulation. Potential future applications of CNTs include combination of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 drug delivery as well as a component of multimodal therapies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