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9篇
  免费   1656篇
  国内免费   815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189篇
口腔科学   323篇
临床医学   3251篇
内科学   2086篇
皮肤病学   554篇
神经病学   255篇
特种医学   6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38篇
综合类   7983篇
预防医学   4882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5196篇
  44篇
中国医学   2892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799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843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940篇
  2015年   1011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516篇
  2012年   1722篇
  2011年   1755篇
  2010年   1535篇
  2009年   1416篇
  2008年   2113篇
  2007年   1570篇
  2006年   1218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755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504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组织制成匀浆,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肝:D靶肝>D非靶肝、C>B>A;心脏、肾、血浆:A>B>D、C;脾:B>A、C、D;肺:B>A>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15~30min达峰值,而半乳糖化后,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5 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因此,静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时间,探讨脑梗死患者死亡时间的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分析64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死亡时间,利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死亡高峰时刻和1天24小时内95%的死亡时间集中时段。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高峰时刻为05:59:31,1天24小时内95%的死亡时间发生在01:04:23-10:54:39.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时间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分布的特点,清晨通常为死亡的高峰时段,与机体血栓性病理状态恶化或血压的昼夜波动有关,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夜间和凌晨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必要时改变投药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93.
疾病的分布不仅具有种族差异,而且具有区域性,同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及发病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眼科疾病亦不例外。为明确近十年眼科疾病的发病情况,更好的配合防盲治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切实指导沂蒙山区眼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眼科住院病人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95.
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的GC—MS测定法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含量测定的GC—MS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初步探索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方法:采用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电子轰击(E1)电离方式,轰击能量为70eV,倍增电压1100V;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天然冰片m/z95,内标萘m/z128;小鼠组织样品用生理盐水匀浆后,加入萘作为内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取上清液进样测定。组织分布研究以天然冰片的CMC—Na溶液给小鼠灌胃,在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后取各组织样本,经处理后用GC—MS法测定组织中的天然冰片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天然冰片GC—MS测定方法,在22ng·mL^-1 -22μg·mL^-1范围内响应信号(Y)与天然冰片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0486X+0.00036,R^2=0.999(n=3),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定量下限为22ng·mL^-1,日内精密度为3.72—6.11%,日间精密度为7.29~17.6%,相对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95~107.93%和93.04~103.03%。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冰片分布于大部分组织,单个组织内天然冰片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多峰现象;天然冰片在肝脏内含量最高,在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内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天然冰片在动物体内的定量分析;天然冰片在不同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肝、肾、心、脑中分布含量较高;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中有归心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简述亲水性药物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今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评价脂质体质量的指标有外观、粒径分布和包封率等。其中包封率是衡量脂质体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亲脂性药物,由于其对磷脂膜的亲和性,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得到很高的包封率,且不易渗漏。而亲水性药物在制备时则必须包封在脂质体囊内部或多层脂质体层间的水性介质中,除一些特殊药物外包封率普遍不高,且易泄露。制备中为了得到更大的包封率,不得不增加囊内的容积,而这与控制脂质体在有效的粒径范围内又相互矛盾。以下将介绍一些用于提高亲水性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杨秉辉 《健康世界》2006,(12):69-69
肿瘤分良性与恶性 癌是一种恶性的肿瘤,肿瘤是身体组织的异常增生。比如有人头颈后面长了一个瘤子,软软的,长了几十年也没有大变化,把它拿下来做个切片检查,一看里面全是脂肪细胞,那是脂肪瘤,良性的。有人身上长了许多小疙瘩,沿着神经分布,不痛不痒,拿一个下来做切片检查,是神经纤维瘤,良性的。  相似文献   
98.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物。按抗菌性能不同分为一、二、三代,由于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反应轻、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分布好、半衰期长等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另外,此类药物注射时无皮试也被人们所接受。但随着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
415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年龄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治糖尿病提供统计数据。方法:采用圆形分布法。最大与最小年龄差值72岁,相当于360°,每1岁相当于6°。结果:糖尿病住院病人入院高峰年龄集中时点为51岁,高峰期年龄为39岁~63岁。  相似文献   
10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滩羊种群间Alp,Amy活性分布,结果表明:Alp,Amy活性分布在选育程度不同的群体间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性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选育程度异同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