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0篇
  免费   138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488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6438篇
内科学   481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235篇
特种医学   4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475篇
综合类   9424篇
预防医学   4494篇
眼科学   135篇
药学   2812篇
  298篇
中国医学   1419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815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913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1927篇
  2013年   1833篇
  2012年   2245篇
  2011年   2314篇
  2010年   2046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2002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230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944篇
  2003年   832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现代检验医学学科进展中两翼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向临床医学的广泛渗透,临床实验室在工作内容、方式及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正起着深刻的变化。由于这一学科在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和变革,学科的定位,领域和性质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的规范和队伍结构方面也正在发生历史的变化。本试从国际上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景,结合国情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在提高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名N2层级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模式培训,观察组实施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均培训1年。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上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可以提高N2层级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以柯式模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德尔菲法构建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后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14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9、0.838,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8、0.176、0.159(P < 0.05~P < 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中医医院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查玉梅  王丽  单雪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2):111-114+118
目的 探讨基于OSCE模式的考核框架在院级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骨科专科技术培训的骨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训组和OSCE模式培训组,每组35人,常规培训组护士接受传统模式的培训,即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技能培训;OSCE模式培训组护士开展基于OSCE模式考核的培训形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岗位胜任力以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OSCE模式培训组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SCE模式的培训有利于提高骨科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实现由操作型护士转变为综合能力型护士的目的,提升护理人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卒中急救护士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我院符合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要求的7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病例为基础、以脑卒中急救过程为主线、以卒中急救护士急诊室岗位能力要求为本位的OSCE对卒中急救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共设6个站点,考核内容分别为预检初判评估、护理技术操作、患者从急诊预检台至CT室的转运、CT和多模态CT检查前后护士与影像科技师的配合、静脉溶栓药物的使用情况、静脉溶栓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与宣教.考试结束后计算各站点得分率和考试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系数,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考生对本次考核的反馈.结果 71名卒中急救护士的考试成绩为78.6~95.8分,平均考试成绩为(82.9±3.2)分.考试的难度系数为0.17,区分度系数为0.36.6个站点的平均得分率为86.1%,其中第2站点的得分率最高(92.2%),第5站点的得分率最低(74.3%).大部分考生认为这种考试模式符合临床实际(97.2%,69/71),能够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思维能力(95.8%,68/71)和综合急救护理能力(95.8%,68/71),且应进行临床推广(98.6%,70/71).结论 以病例为导向的OSCE模式能客观地反映卒中急救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综合急救能力,并得到了考生认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提高整形外科专科急诊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将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氧气罐、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CPR技术、吸氧技术、吸痰技术的应用共8项操作,制定多元化培训计划。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对12名整形外科专科急诊护师进行多元化培训,并对培训成绩进行考核;同时,将此多元化培训成绩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传统培训的10名护师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多元化培训14个月后,12名护师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氧气罐(枕)的操作熟练掌握程度达到98%,吸痰技术、吸氧技术、CPR技术、简易呼吸器考核平均95分,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培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培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整形外科专科护师急诊技能,拓宽了其学习的视野,增加了其主动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情况,为临床教师的教学培训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问卷,对161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6%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62.1%教师希望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培训;59.6%教师选择在工作日参加培训;分别有34.1%教师选择课时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这两种培训管理方式。结论临床教师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应了解临床教师的培训需求并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进院的62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进院的56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进行护理安全培训。结果培训后两组安全态度得分、不良事件发生人次、操作及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行动学习法可以有效提高新护士安全态度、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频次,以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的建立及实践效果。方法建立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及应急流程,并对手术室30名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培训及防御情景模拟演练,加强手术室火灾防御管理。结果培训前后医护人员理论考核及情景模拟演练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火灾分类应急预案的建立及应用,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火灾预防和应急知识,提升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防护水平的培训方式。方法设计微课程教学并搭建微信交流平台,对295名基层医院护士进行HIV/AIDS知识与防护行为培训,培训6周后,对同一目标人群追踪调查,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HIV/AIDS相关知识与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微视频结合微信平台用于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知识培训,可提高其HIV/AIDS相关知识和防护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