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61篇
  免费   2835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耳鼻咽喉   670篇
儿科学   928篇
妇产科学   348篇
基础医学   2633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9571篇
内科学   3319篇
皮肤病学   559篇
神经病学   4561篇
特种医学   10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3468篇
综合类   14936篇
预防医学   6659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6449篇
  80篇
中国医学   5928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506篇
  2023年   1743篇
  2022年   1529篇
  2021年   1809篇
  2020年   1749篇
  2019年   1548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205篇
  2016年   1439篇
  2015年   1581篇
  2014年   2745篇
  2013年   2687篇
  2012年   3378篇
  2011年   3688篇
  2010年   3565篇
  2009年   3491篇
  2008年   4099篇
  2007年   3883篇
  2006年   3745篇
  2005年   3764篇
  2004年   3081篇
  2003年   2221篇
  2002年   1552篇
  2001年   1287篇
  2000年   884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顾佳麟  霍介格 《河南中医》2019,39(7):1068-1072
目的:以医学文献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构建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用药规律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4.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结果:用于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药物共计114味,频次共498次,其中中药分类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占使用频率的72. 9%;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占使用频率的85. 3%;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占使用频率的96. 0%;归经以心、肝、脾、肺为主,占使用频率的65. 1%。结论:对于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诊治,多从虚论治,临床用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为主。  相似文献   
62.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VP属中医学老年颤证范畴,近年来中西医学均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出发,对有关VP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正>1病例患者,男性,19岁,病前性格内向。因"心烦少语与兴奋话多交替发作3年,本次心烦伴幻听4个月"于2018年4月12日收治入院。患者2015年4月8日首次就诊于本院,表现为心烦、少语、悲观、紧张、言行紊乱等,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予以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奥思平,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40 mg/次,每日2次;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思贝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0 mg/次,每日2次治疗。出院后逐渐出现兴奋  相似文献   
64.
<正>患儿,男,13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障碍10年,加重5年入院。患儿于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异常步态,父母未予充分重视,肢体异常进行性发展;于5年前开始出现后腰部酸痛,以平躺时疼痛明显,伴有下肢不适及不自主扭曲,行走障碍,夜间睡眠时出现出汗、全身不适等症状,无嘴角歪斜、偏瘫等症状,无大小便障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病因,逐步发展至左下肢足内翻畸形,并出现双小腿轻微肌肉萎缩。于2018年2月28日入我院诊治。否认家族遗传史。入院查体:神清语利,一般情况可,  相似文献   
65.
周围性面神经炎主要由于面神经管或茎乳突孔内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多数学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供障碍所导致。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选用减轻炎症和水肿、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及针灸和理疗等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近年来我院采用的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7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据卫生部2000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失眠症者已达数千万人。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失眠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0%~20%。[编者按]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S100ββ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行腹部手术。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72h血清S100ββ的变化,并评定术前及术后1周内的认知功能。结果老年患者血清S100ββ蛋白在术毕最高(P<0·01),术后6h和24h逐渐下降,但术后48h再次上升(P<0·01),术后72h回复至术前水平。26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1周内有7例发生POCD。POCD组与非POCD组相比,术毕及术后6h血清S100β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血清S100ββ蛋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血清S100ββ蛋白可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9.
痹证治验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99-1099
  相似文献   
70.
北京市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50家各级综合医院为调查现场,由精神科护士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调查各科门诊患者2877例,由精神科医师对筛选阳性和10%的筛选阴性者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金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1)符合DSM—Ⅳ重性抑郁发作者为73例,现患病率为2.54%。其中内、外科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3.03%和3.12%)高于其他科(1.58%);而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年患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09%、3.65%和6.16%;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分别为1.97%、2.53%和4.48%。(3)检出的73例重性抑郁发作患者中,仅10例(14%)因抑郁求助和接受医生提供的服务,并被正确识别。结论北京综合医院非心理科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3.09%;患者对抑郁问题而求助医生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