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28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式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两组以相同方案麻醉诱导后,S组吸入1.5%~4%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6μg/ml。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术后30 min、1、3、6、24和48 h时患者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3、24和48 h机械性痛阈值;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记录追加哌替啶的例数和恶心呕吐、寒颤、瘙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30 min比较,术后3、6 h两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min、1和3 h P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24和48 h S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值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追加哌替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机械性痛阈,减轻患者在术后3 h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acquired von willebrand disease,AvWD)是一种-7见的、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的出血性疾病,可以导致不可预测的手术患者出血。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免疫疾病可能导致AvWD的发生,关于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几种提法。ron Willebrand因子(vorl Willebrand factor,vWF)是一种血浆糖蛋白。可介导血小板黏附内皮下胶原蛋白,引起高剪切应力下血小板聚集。此外,vWF还是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的特定载体。vWF合成量减少、清除率增加、低分子量终产物生成、不太活跃的亚基或者多聚体的生成,可导致AvWD。相对于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终身出血的特点,AvWD患者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出血,可诱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急性出血。典型病例没有发现出血家族史。与遗传性者相似,AvWD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及围术期出血增加,可以是轻度也可能为重度。AvWD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基于对vWF活性和抗原的测定,以及对vWF的多重分析。依据基础疾病和病理生理机制,AvWD有多种治疗方法。控制急性出血或者预防手术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治疗方案包括去氨加压素、凝血因子Ⅷ/岍浓缩物、高剂量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由于AvWD中vWF的半衰期缩短,在出血时高剂量凝血因子Ⅷ/VWF多次重复使用是有必要的。标准治疗无反应的情况下,重组活化因子Ⅶa可以作为一治疗选择。然而,最有效的疗法是基础疾病的治疗。本综述中,我们着重于阐述目前对AvWD的研究理解、相关疾病的概述及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度低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胰腺损伤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11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AHNP常温组(n=44)和AHNP低温组(n=44)。以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制备大鼠AHNP模型,低温组诱导AHNP后通过体表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0-33.0℃。各组中24只大鼠分别在AHNP诱导后第2和5 h取标本,观察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胰腺血管通透性变化、病理形态学改变和胰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AHNP常温组和低温组中余20只大鼠将体温控制在预定范围12 h,观察大鼠72 h的生存率。结果 与AHNP常温组比较,低温组AHNP后2、5 h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血管渗透指数及AHNP后5 h胰腺组织水肿程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AHNP常温组平均生存时间是7.5 h(3.0-18.0 h),而低温组则延长至25.5 h(13.0-72.0 h)。低温组大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00 1)。结论 急性胰腺炎应用中度低温可减轻胰腺损伤,延长大鼠生存时间,提示低温有可能作为一项有益的辅助措施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小型猪心肺复苏模型中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S100β蛋白及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小型猪12只,采用电击致颤制作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心跳骤停4min开始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分别给予丙泊酚1mg/kg,随后按照丙泊酚10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6h,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10%脂肪乳剂,观察6h拔除气管导管,24h后静脉注射氯化钾处死,取大脑皮层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变化,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为两组基础值、RSOC即刻、15min、1、2、4、6、24h血清IL-1β及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ROSC即刻两组HR明显快于、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丙泊酚组ROSC1、2、4、6、24h血清IL-1β及ROSC6、24h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受损较轻。结论丙泊酚能降低血清中IL-1β及S100β蛋白的浓度,减轻脑水肿,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但对于血流动力学及短期存活率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钙离子阻滞剂联合中药丹参对大鼠心肺转流术(CPB)脑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PB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及丹参组,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经口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尾动脉和颈静脉插管,肝素(500 U/kg)抗凝.采用中度低温CPB(26~28 ℃),经尾动脉灌注、颈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引流,灌流量160 ml·kg-1·min-1,总转流时间2 h.尼莫地平组和丹参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分别经储血器加入尼莫地平注射液2 mg/kg和丹参注射液1 g/kg.实验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ECG)及动脉血气.术后1 h处死动物,立即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放入-170 ℃液氮罐保存.海马c-fos、bcl-2和bax mRNA检测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CPB后1 h尼莫地平组和丹参组海马c-fos、bcl-2和bax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CPB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和丹参组海马bax mRNA/bcl-2 mRNA值显著低于CPB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可显著抑制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后海马c-fos、bcl-2和bax mRNA的表达,降低bax mRNA/bcl-2 mRNA比值,对体外循环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电生物阻抗(TEB)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用于测定心排血量和创伤性方法有相同的临床准确性,TEB 还可以测定心脏动力学,如前负荷、心肌收缩性、射血分数、并可用于血管外肺水的监测,本文就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心脏动力学的监测70年代初 Minnesota 的心阻抗血流图,只能选择某一心动周期的阻抗血流图波形计算每搏输出量,易发生误差。80年代 BOMED  相似文献   
8.
背景糖皮质激素不仅具有止吐作用,还具有镇痛的特性,但手术后地塞米松镇痛的适宜剂量尚未确定。在此项安慰剂对照及对有效剂量探讨的研究中,我们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3个不同剂量组地塞米松的镇痛效果进行了评估。方法将129例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安慰剂和地塞米松5mg(D5)、10mg(D10)、15mg(D15)。按照统一的模式对患者进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手术结束至手术后第1天上午,使用静脉羟考酮患者自控镇痛(PCA)进行手术后镇痛。记录手术后3天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镇痛药的用量。结果手术后0—24小时D15组的羟考酮累积使用量为0.34(0.11—0.87)mg/kg,低于对照组0.55(0.19—1.13)mg/kg,P=0.003。手术后0—2小时D10组羟考酮的用量为0.17(0.03—0.36)mg/kg,D15组为0.17(0.03—0.35)mg/kg,均低于对照组0.26(0.10—0.48)mg/kg(D10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1;D15与对照组相比,P〈0.001)。但在手术后2—24小时的这段时间内,对照组、D5、D10、D15羟考酮的使用量相近,分别为0.31(0.03~0.78)mg/kg、0.22(0.03—0.92)mg/kg、0.24(0.05—0.87)mg/kg和0.20(0—0.65)mg/kg。本实验中各组静息、运动和咳嗽时的VAS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首个24小时内D15组头晕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D5组(P=0.006)和D10组(P=0.030)。在后续的恢复过程中,4个组间头晕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5mg,可以减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后24小时内羟考酮的累积使用量。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5mg相比,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同样能减少手术后2小时内羟考酮的累积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 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5组。实验结束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细胞存活和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单纯缺氧/复氧使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显著减轻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下降,其中七氟醚减轻作用最强。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和临床呼吸生理学的发展,使呼吸器的结构更趋复杂,功能也不断改进和提高。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今天,全面掌握呼吸器的功能,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以及正确使用和撤离呼吸器,对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和结合临床实践,阐明各类通气方式的意义,并就现代呼吸器的功能及其使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