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62.
63.
无血清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软骨细胞体外扩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是近年来软骨缺损研究的热点[1-2].目前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多是使用含血清培养基,但血清成分十分复杂,质量不恒定,不利于实验条件标准化和细胞产物的分析、提纯;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结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索无血清培养系统用于结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含胎牛血清培养液和不含血清培养液进行组织块培养,观察两种培养方法在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情况和增殖及细胞分化方面的差异。结果无血清培养系统中结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及细胞传代能力均较含血清培养系统高,而且具备结膜上皮细胞全部组织结构及功能特点。结论无血清培养系统的组织块培养法可为结膜上皮细胞的疾病、药理毒理研究及培养移植的结膜上皮细胞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5.
人单克隆细胞系的增殖方法包括各种体外细胞培养和在免疫缺陷的小鼠或大鼠体内生长。发展体外培养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技术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培养液、饲养细胞是体外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现就不同培养液做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微胶囊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渗透压胁迫,可造成细胞生长代谢减慢,为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尝试应用抗渗透压胁迫物质牛磺酸,观察其对微囊化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实验于2006-07/08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实验室完成.将HepG2细胞悬液(非微囊化细胞)和微囊化HepG2分别接种于牛磺酸浓度为0,0.6,0.8和1.2 mmol/L的MEM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MTT法测定非微囊化和微囊化HepG2细胞的生长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囊内细胞生长状态.结果:①非微囊化HepG2细胞:0.6,0.8和1.2 mmol/L的牛磺酸对其生长无影响,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②微囊化HepG2细胞:0.6,0.8 mmol/L牛磺酸对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亦无影响(P > 0.05);但1.2 mmol/L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其吸光度值高于0 mmol/L牛磺酸组(P < 0.05),并促进细胞的聚集.结论:1.2 mmol/L牛磺酸可以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并抵制微囊内的高渗透压胁迫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胎盘滋养细胞的适度浸润是成功妊娠过程中胚胎植入与胎盘形成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母体的蜕膜微环境能影响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然而,目前滋养细胞有节制侵入子宫内膜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早孕正常蜕膜基质细胞,收集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DSCM)用以处理正常人早孕滋养细胞系(B6Tert),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分离后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几种影响因素,对其特性作初步鉴定.方法:对比超排卵和自然受孕2种囊胚获取方法、囊胚培养液和高糖DMEM培养液2种培养液对其克隆形成和细胞传代的影响.对贴壁后形成的原代ESC克隆进行评分.稳定传代的一株ESC进行鉴定.结果:超排卵组、自然受孕组的内细胞团形成率(64.9% vs 68.2%)和原代ECS克隆形成率(10.1% vs 1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和1.385,P=0.557和0.239).囊胚培养液组24 h囊胚孵出率明显高于DMEM培养液组(56.8% vs 17.1%)(χ2=33.026,P=0.001),原代ESC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DMEM培养液组(35.2% vs 15.9%)(χ2=9.021,P=0.002).ICM的评分与ESC克隆传代能力相关(r=0.531,P<0.001),直径70~100 μm、周边规则、隆起明显的ICM,ESC克隆传代持久.结论:高糖DMEM培养液对克隆的分离和传代有利.对ICM贴壁后形成的ESC克隆进行评分有助于确定挑选克隆传代的时机.  相似文献   
69.
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BMSCs诱导分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同种大鼠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作用,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获得寻找一种新方法 . 方法 健康1周龄SD大鼠10只,雌雄不限,体重20~30 g,采用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BMSCs和成骨细胞,并进行鉴定.无菌条件收集第1~5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上清,与完全培养基1:1混合,制备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与第2代BMSCs共培养为诱导组,相同代次BMSCs与完全培养液共培养为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后BMSCs形态变化,MTT法检测BMSCs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共培养后BMSCs的ALP、Col Ⅰ、骨钙素(osteocalcin,OC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Col Ⅰ、OCN mRNA的表达. 结果 诱导组共培养7 d BMSCs体积变大,细胞由长梭形展开为扁平形和多边形,并带有突起;9 d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生长曲线示BMSCs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对照组增殖能力较诱导组强;诱导培养4~7 d,对照组细胞数量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组培养12 d,ALP染色呈阳性表达;18 d 出现钙结节;21 d Col Ⅰ和OCN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RT-PCR检测示诱导组培养21 d有Col Ⅰ、OCN mRNA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 结论 体外大鼠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有明显的诱导同种大鼠BMSC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嗅鞘细胞具有支持和促进多种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与其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相关,如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在维持神经元存活、生长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在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03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年SD大鼠30只用于嗅鞘细胞培养,出生24 h内的SD乳鼠60只用于脑海马神经元培养。 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大鼠嗅鞘细胞,添加Forskol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培养至10 d,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1×109 L-1密度接种,待细胞贴壁后加入含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48 h后收集上清液。待所有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收集完毕后,将其混合,低温离心后收集浓缩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80 ℃保存备用。取体外分离培养的乳鼠脑海马神经元,设立正常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 主要观察指标:海马神经元活性,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神经元凋亡率。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下降(P < 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增高(P < 0.01或0.05),且前者升高幅度大于后者(F=5.85,P < 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 < 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 < 0.01或0.05),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F =5.04,F =5.16,P < 0.05)。 结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活性,抑制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和神经元凋亡;消除神经生长因子后,以上保护作用减弱,提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存在多种营养物质共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尤以神经生长因子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