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9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46篇
内科学   120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473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65篇
  20篇
中国医学   40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9)和卡维地洛组(n=25),治疗前后进行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的评定,监测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心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Ⅳ级患者较Ⅲ级患者、Ⅳ级患者较Ⅱ级患者步行距离均明显下降(P〈0.01),而Ⅲ级与Ⅱ级患者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步行距离与IL-6、NE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VEF和CI呈正相关(P〈0.05)。结论6MWT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结果可靠,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评估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明丘脑中央下核(Sm)内给予吗啡诱发大鼠炎性痛抑制效应的阿片受体类型。方法:建立福尔马林诱发炎性疼痛的动物模型,神经核团内微量注射拟定药物,采用福尔马林试验人工评分法进行疼痛分数评价。结果:福尔马林诱发的晚时相反应(炎性持续痛)的疼痛分数值可因单侧Sm内供给吗啡(5.0μg,0.5μL)后明显变小(抑制作用),μ-阿片受体拮抗剂(β-FNA,0.1μg)可完全翻转吗啡诱发的抑制效应。δ-阿片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0.3μg)和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0.1μg)均不能取消吗啡产生的抑制效应。结论:Sm内给予吗啡产生的抗炎性痛效应是由μ-阿片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变化的意义,为临床如何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脑栓塞、心功能降低等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院或门诊就诊病程超过1年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和非脑栓塞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动态心电图计数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固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 N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左房内径大小、I 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栓塞组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均明显快于非脑栓塞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脑栓塞组。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降低心室率对预防脑栓塞、左心功能降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心房利钠肽(A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儿34例,分成3个亚组,Ⅰ度心衰组14例,Ⅱ度心衰组13例,Ⅲ度心衰组7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P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血浆A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以了解小儿心力衰竭时ANP、CK-MB变化情况。结果(:1)心力衰竭组ANP、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ANP水平逐渐增高,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CK-MB与心衰程度、LVEF之间均没有相关性。(2)心功能好转后ANP、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LVEF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浆ANP水平明显增高,并且与心衰程度、LVEF有较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每个心动周期采集16-帧和8-帧图像模式下^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门控心肌显像(Gated SPECT)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91例患者均分别进行每个心动周期采集16-帧和8-帧图像的GatedSPECT,采用GS Quant软件自动计算LVEF.并于2周内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测定LVEF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16-帧和8-帧模式下Gated SPECT测定LVEF的可重复性很好,变异系数(CV)均<2%.②16-帧、8-帧Gated SPECT模式下测定LVEF与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87、0.89,P均<0.001).③16-帧模式下Gated SPECT测定LVEF较8-帧测定的高(t=8.8,P<0.001),8-帧模式下测定LVEF较超声心动图测定值高(t=9.1,P<0.001).结论:16-帧、8-帧模式下Gated SPECT与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6.
荆芥穗Sp ica S ch izonep eta挥发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常用解表药的原料药[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胡薄荷酮等萜类化合物,且质量分数超过50%[2]。有报道采用GC-M S技术分析荆芥穗中挥发油成分[3]。本实验采用TLC法,以胡薄荷酮和荆芥油为对照,建立荆芥穗挥发油的薄层鉴  相似文献   
77.
参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靳宝兰  杨俊华  朱简 《天津医药》2005,33(7):445-447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引起心功能不全所致,表现为心脏射血分数减低、外周阻力增大以及体、肺循环淤血等一系列临床及理化指标的改变。本研究观察应用参脉注射液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检测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将36例患者根据舌质暗红、少苔和非舌质暗红、少苔分为2组,再观察中医不同类型参脉注射液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45例,随机分为心衰常规治疗组(22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23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最大耐受量,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末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老年CHF患者用卡维地洛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min步行距离增加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衰患者耐受量虽偏小,但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缩小心室,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79.
脑利钠肽(BNP)是一个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室壁压力负荷过度时,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文献提示其可以作为监测心力衰竭(心衰)病情变化的一个观察指标。本研究对有气促和呼吸困难的128例患者进行BNP检测,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床边检测BNP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