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9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468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399篇
基础医学   1193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5502篇
内科学   1124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287篇
特种医学   4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494篇
综合类   5635篇
预防医学   3900篇
眼科学   203篇
药学   2147篇
  39篇
中国医学   1139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67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1257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711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709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839篇
  2007年   1539篇
  2006年   1203篇
  2005年   1134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比分析心脏超声与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高压(PH)右心功能及肺血管压力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心脏超声和CTPA检测42例PH患者的右心功能和肺血管结构,分析其相关性;比较不同程度PH患者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及右室心肌功能Tei指数(RV Tei)。结果 CTPA测得PH患者右房横径、右房上下径、右室基底段内径、右室前壁厚度、右室横径与心脏横径的比值均高于心脏超声检测结果(均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相关(r=0.381、0.434、0.416、0.546、0.486,均P0.05)。CTPA测得PH患者肺动脉主干内径、主肺动脉内径与升主动脉内径的比值(rPA)均高于心脏超声检测结果(均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相关(r=0.453、0.422,均P0.05)。不同程度PH患者RVEF、RVFAC及RV Te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超声和CTPA均可有效检测PH患者右心功能和肺血管压力,但心脏超声还能直接检测患者肺动脉压力,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护士负性情绪与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0年2月工作在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的8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对照组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般防控知识和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观察组在基础上采用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观察比较2组护士干预前和干预末的负性情绪与压力得分。结果 干预前,2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护士的负性情绪与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末,观察组护士的负性情绪与压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护士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压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儿科医护人员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为建立基于员工援助计划的压力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为研究地点,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方法收集资料。结果:有8名管理者和8名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参加了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医院压力管理措施落实困难,医院的压力管理倾向于采取内部管理模式,内容方面对心理咨询、教育培训及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最高。结论:实施基于EAP的压力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应根据儿科医护人员的需求建立管理模式,以缓解员工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994.
姜丽萍 《上海护理》2020,20(10):10-12
本文结合2019版NPIAP指南,对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概念、评估、发生特征及防护措施等进行详细阐述,并侧重从选择合适的器械用具、合理使用预防性敷料、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与湿润、减少器械使用及压迫时间等方面,总结了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建议,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我院于2012年确立的全职造口专科护士的工作模式和成效。方法:采用专科护理数量指标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对我院2017年至2019全职造口专科护士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泌尿科全职造口专科护士在2017~2019年的工作中,专科门诊的工作量迅速增长;3年来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态势;住院病人伤口愈合率从2017年92.00%上升到2019年95.10%。住院患者满意度从2017年94.32%提升到2019年95.93%。结论:设立泌尿科全职造口专科护士对医院长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改善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科室更加平稳有序地运转。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上海市三甲医院护际横向暴力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留职意愿的关系,以期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2019年1月至3月,多阶段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5家三甲医院的1600例护士;采用护士一般资料和横向暴力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留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回收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①样本中53.8 %的护士在近一年内遭受过横向暴力,隐性暴力多于显性暴力、横向暴力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言语虐待;横向暴力暴露率上,36-40岁的护士最高、工作年限≥11年的护士高于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高于护士职称的护士(均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留职意愿量表得分分别为96.81±18.03和16.82±3.92,横向暴力暴露组的护士工作压力得分高于无横向暴力组,横向暴力暴露组的护士留职意愿得分低于无横向暴力组(均P<0.001)。 结论 超过半数的上海三甲医院护士为横向暴力的受害者,36-40岁、工作年限≥11年或中、高级职称护士的横向暴力暴露率高较高;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偏高、留职意愿居中等程度,而且遭受过横向暴力的护士的工作压力更高、留职意愿更低。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三者关系和制定相关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链式管理模式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分析我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预防措施以及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预测准确率、规范程度的基础上采用链式管理模式对传统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模式进行质量改进,比较质量改进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质量改进前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未呈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链式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院内压力性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5-6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医务人员冲锋于临床一线,由于口罩、护目镜、防护屏等防护用具层层叠加和长时间佩戴,导致部分医务人员的头面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红和破溃,即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为减轻医务人员头面部不适感,预防防护用具引起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北京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就诊的8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产后漏尿量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漏尿量均少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情况,促进盆底肌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跨院区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6例及其护理人员1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37例(每组护理人员各9名),对照组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作为交流工具,实验组采用微信平台作为交流工具;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考核成绩及两组患者会诊反应时间、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会诊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跨院区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