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7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1307篇
临床医学   598篇
内科学   631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34篇
综合类   1684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982篇
  2篇
中国医学   514篇
肿瘤学   16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及与化疗前后TOP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
(73 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TOPⅡ的表达,了解其与化疗方案及疗效的关系。结果TOPⅡ的表达与疗效相关( P=
0.015),TOPⅡ阳性表达患者对蒽环类药物敏感(P=0.005),多西他赛类药物疗效与TOPⅡ表达无相关性( P= 0.495)。化疗前后
TOPⅡ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27),阳转阴者中获得pCR 为35.3%,阴转阳或无变化者获得pCR为9.1%,两者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7)。结论TOPⅡ阳性表达者对蒽环类化疗方案敏感,TOPⅡ可能成为预测疗效的指标,化疗后
TOPⅡ表达由阳转阴者获得较好的病理缓解,TOPⅡ可能成为指导术后化疗方案选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活动期肺结核和常见肺部鉴别诊断疾病肺炎及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interferon gamma,MIG)和干扰素-γ(IFN-1)的表达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90例初治活动期肺结核患者,31例细菌性肺炎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上中MIG和IFN-γ的表达。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urve)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反应性MIG和IFN-γ的诊断价值。结果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培养液上清中MIG水平显著升高,初治活动期肺结核患者与其他肺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3.0pg/mlvs112.5pg/ml,P〈0.0001),与IFN-γ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68,P〈0.0001),单独应用MIG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94.4%,单独应用IFN-γ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为96.8%,二者并联应用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87.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MIG和IFN-γ能够良好的鉴别初治活动期肺结核及常见的细菌性肺炎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经TanⅡA作用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丹参酮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Survivin与Smac/DIABLO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Survivin蛋白及Smac/DIABLO蛋白的表达。结果:1.0~10.0μg/ml 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实验组较对照组G1/G2期细胞数量增多,而S期细胞数量减少(P<0.05)。随着TanⅡA干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Survivin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Smac/DIABLO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Survivin蛋白及Smac/DIABLO蛋白均表达于SKOV3细胞,其表达多定位于细胞质中,偶见于细胞核。结论: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 Survivin和促进Smac/DIABLO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后胃空肠吻合输入襻部位封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2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将空肠输入襻近胃侧吻合部缝扎闭合。随访6~24个月。结果并发吻合口水肿5例,远期无吻合口明显狭窄及碱性返流性胃炎发生,无近、远期与本术式有关的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消化状况良好。结论胃大部切除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改良方法能减少碱性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和模型测量结果,矫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IA组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UL)、下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LL)、覆牙合(OB)、覆盖(OJ)均小于HGA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HGA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HGA,MIA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更佳,且能够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测定知母饮片炮制前后3个黄酮类和2个皂苷类成分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柱温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2个皂苷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氮气流量2.5 mL/min,蒸发温度80℃。结果:知母饮片炮制后知母皂苷BⅡ、新芒果苷、芒果苷含量下降,知母皂苷AⅢ含量上升,异芒果苷含量相对稳定。结论:知母饮片炮制后部分知母皂苷BⅡ会转化成知母皂苷AⅢ,新芒果苷、芒果苷会转化成其他成分,异芒果苷结构相对稳定,不易转化成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997.
998.
刘睿  罗洋  沈伟伟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0):1011-1014
目的 调查研究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隐翅虫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行为因素及临床治疗情况,为科学防控隐翅虫皮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中国二级医院临床诊断的52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行为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刚果(金)任务区的隐翅虫皮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自10月起发病数逐渐增多,次年1—3月为高峰期。患者驻地主要分布在郊区,有50例(96.15%),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为48例(92.3%), 其中白天有明确隐翅虫接触史者21例(40.4%),夜间开窗就寝者20例(38.5%),夜间开荧光灯就寝者16例(30.8%),未使用纱窗者18例(34.6%),就寝时四肢裸露者15例(28.9%),所有患者未使用蚊帐、驱蚊剂及防护服。颈部、前臂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皮损主要呈斑片状红斑分布(80.77%),并可见特征性条索状或“吻唇样”改变。患者自觉烧灼痛(88.46%),少数为瘙痒感(11.54%)。常规予以5%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是有效治疗手段。对于眶周受累患者,口服强的松,用丁苯羟酸乳膏,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掌握隐翅虫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增强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对隐翅虫皮炎的认识水平,准确识别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安氏II1 错牙合畸形病人在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斜面导板矫治前后的整体容貌的变化
及软组织变化规侓,为临床对安氏II1 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40 例符合标准的病例,不
拔牙矫治,采用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斜面导板,按矫治的不同阶段分为: 矫治前,矫治中( 上颌排齐阶段) ,矫治
后( 摘斜导及矫治结束阶段) ,每一病例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均在同一台头颅定位仪X 光机( Kodak 8000 c 全景片
机) 拍摄X 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利用头影测量分析软件( Winceph 8. 0软件) 标定软组织标志点、绘图,测量出软组织
各测量项目值,对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投影测量分析。其中标志点为S( 蝶鞍点,Sella) ,N’( 软组织鼻根点,
Nassion of Soft Tissue) ,Sn( 鼻下点,Subnasale) ,B’( 下唇凹点,颏唇沟Mentolabial sulcus 最凹处) ,Cm( 鼻小柱点,Columella)
,Po( 颏前点,Pogonion) ,Ls( 上唇突点,Labrale Superius) ,Li( 下唇突点,Labrale Inferius) 。7 项软组织测量指
标为: Ls - E( 上唇审美平面距,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 ,Li - E( 下唇审美平面距,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
垂直距离) ,S - N’- Sn( 上唇基角,由蝶鞍点、软组织鼻根点和鼻下点构成) ,S - N’- B’( 下唇基角,由蝶鞍点、软组
织鼻根点和下唇凹点构成) ,Cm - Sn - Ls( 鼻唇角,Cm、Sn、Ls 三点连线所成的角) ,N’- Sn - Po( 面突角) ,Z 角( 颏
前点Po 与上唇或下唇最突点的连线与FH 平面所成的后下角) 。数据采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矫
治前、中、后测量指标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安氏II1 错牙合畸形的病人矫治后整体容貌的变化主要表
现为: 下颌后缩得以改善,侧貌实现协调与美观的效果。2、安氏II1 病例矫治前、中、后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 鼻
唇角增大和面突角减小,上下唇到审美平面距减少。S - N’- Sn 和Ls - E、和Cm - Sn - Ls 变大( P < 0. 05) ,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1、对于恒牙早期安氏II1 下颌后缩的病人,采用MBT 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斜面导板早期治疗,能有效
改变软组织的侧貌,实现颌、牙合、面的协调与美观。2、在治疗过程中,Cm - Sn - Ls、N’- Sn - Po、Z 角、S - N’- Sn、S
- N’- B’Ls - E 和Li - E 的变化,与上下颌切牙倾斜度和颌骨的位置相关,因此,在正畸治疗中,根据硬组织的
改变来预测软组织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LinkDoc数据库纳入2012年至2018年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等10家研究中心且确诊为局部进展期和晚期胰腺癌的患者923例,试验组采用化疗联合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均衡两组的基线信息,比较两组间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事件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7.5个月和6.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和3.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88.7%vs 92.1%),试验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64.1%vs 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生存获益趋势,无肝转移患者是潜在的优势人群,该结论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