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13篇
  免费   4592篇
  国内免费   1390篇
耳鼻咽喉   276篇
儿科学   1410篇
妇产科学   1488篇
基础医学   5736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7843篇
内科学   16095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1978篇
特种医学   2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6145篇
综合类   1013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645篇
眼科学   320篇
药学   6416篇
  110篇
中国医学   2378篇
肿瘤学   1877篇
  2023年   899篇
  2022年   1530篇
  2021年   2544篇
  2020年   2362篇
  2019年   2353篇
  2018年   2413篇
  2017年   2068篇
  2016年   2165篇
  2015年   2197篇
  2014年   4664篇
  2013年   4514篇
  2012年   3996篇
  2011年   4515篇
  2010年   3503篇
  2009年   3299篇
  2008年   3343篇
  2007年   3238篇
  2006年   2839篇
  2005年   2587篇
  2004年   2101篇
  2003年   1738篇
  2002年   1472篇
  2001年   1315篇
  2000年   1177篇
  1999年   1013篇
  1998年   800篇
  1997年   808篇
  1996年   738篇
  1995年   674篇
  1994年   646篇
  1993年   476篇
  1992年   524篇
  1991年   462篇
  1990年   371篇
  1989年   373篇
  1988年   332篇
  1987年   275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323篇
  1984年   305篇
  1983年   209篇
  1982年   260篇
  1981年   230篇
  1980年   220篇
  1979年   183篇
  1978年   157篇
  1977年   144篇
  1976年   135篇
  1975年   140篇
  1974年   1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老龄喉癌患者喉近全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喉近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2例65岁以上喉癌患者行喉近全切除术,在Pearson手术基础上,保留部分环状软骨板、环杓关节及喉返神经。结果:3、5年生存率为75.0%及66.7%。术后2周内全部恢复吞咽功能。10例获得理想发声,2例发声失败。结论:对于有心、肺、脑等基础疾病的老龄喉癌患者,喉近全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猪作为异种移植的首选动物,近年已成为各国异种移植界研究的热点,我们曾经对中国内江猪肌肉注射头孢唑啉的药代动力学与中国正常人进行比较,发现内江猪肌肉注射相同剂量头孢唑啉后相同时间的血药浓度与正常人比低得多,并很快降低。由于头孢唑啉是高蛋白结合的抗生素,考虑到血中蛋白结合对头孢唑啉体内分布和排泄的影响,我们采用平衡透析法考察头孢唑啉在内江猪和正常人血中蛋白结合的差异,以进一步探索内江猪与人的肾脏在排泄头孢唑啉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缺氧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 (ISO)皮下注射诱发大鼠心肌缺氧损伤 ,观察二氮嗪对线粒体呼吸控制比 (RCR)、膜流动性、磷脂酶A2 和磷脂含量的影响。结果 ISO皮下注射诱发大鼠心肌缺氧损伤后 ,与对照组比较线粒体RCR降低了 2 0 8% (P <0 0 1) ,膜流动性降低了 9 1% (P <0 0 5 ) ,磷脂酶A2 活性增加了14 4 5 % (P <0 0 1) ,磷脂含量下降了 37 5 % (P <0 0 5 ) ,二氮嗪预防性给药后可改善RCR、膜流动性和磷脂含量。结论 二氮嗪可保护心肌缺氧损伤后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相似文献   
994.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 )和缺血性心肌病 (ICM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ICM :治疗组 1 1例 ,对照组 1 1例 ;DCM :治疗组 4例 ,对照组 4例 )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同时治疗组隔日腹部皮下注射rhGH 4U ,共 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Ⅰ、血浆血管紧张素(Ang) Ⅱ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左室收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 ,舒张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血清IGF 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血浆Ang Ⅱ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①rhGH可明显改善ICM和D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②rhGH治疗过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低龄儿血液透析技术实施的特点,以提高婴幼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采用瑞典产Gambro AK90s血透机与宁波产0.5-0.8cm醋酸纤维透析器对33例年龄5个月至7岁危重儿实施紧急血液透析疗法,其中急性肾衰竭20例,氟乙酰胺毒鼠药中毒13例。结果:33例患儿均成功地实施39例次紧急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并发症17例(43.59%)经对症处理缓解。30例治愈,治愈率90.9%。结论:紧急血液透析技术是成功地抢救婴幼儿危重症最为快速、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通过对1996~2001年60家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探讨不同科别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及变迁。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6年间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陛西林的耐药率维持在40%;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51.4%和39.6%降低到2001年的36.2%和23.6%。外科住院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26.3%增加到2001年的45.9%;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从1996年的24.6%和17.5%增到2001年的43.5%和43.1%。ICU患者分离的大多数菌株对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门诊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17.2%增加到2001年的24.9%;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30%;SMZ/TMP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61%降低到2001年的38.3%。结论 调查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蒙药忠论-5胶囊总生物碱测定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蒙药忠伦-5胶囊中总生物碱含量及其体外溶出情况。方法 以苦参碱为对照品,利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以水为介质,用转篮法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为RSD=1.89%,平均回收率为100.89%,RSD=3.49%。;苦参总生物碱相对累积溶出度与溶出时间相关显著(P<0.01),T50=24min,Td=31min,m=1.32。结论 用上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及体外溶出度,对评估忠伦-5胶囊质量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1996年剖宫产率为36.50%,显著低于1997-2001年的47.7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率1992-1996年为17.88‰,1997-2001年为22.2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99.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2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合并肺动脉高压(PH)妇女能否妊娠及妊娠的适宜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2年在我院诊治的23例合并有PH的孕妇,分析PH的分类,妊娠结局。结果 3例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孕妇,2例在剖宫产术中死亡,1例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后存活。14例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致PH的孕妇,妊娠至足月行剖宫产者10例,1例早产,3例引产,无一例孕妇死亡。6例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痛)致PH的孕妇,轻度PH孕妇3例,均妊娠至足月;重度PH孕妇3例,2例死亡,1例存活。结论 PPH患者应避免妊娠。风心病致PH的孕妇,依心功能、PH高低及血氧饱和度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对先心病致PH者,最好在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妊娠;患Eisenrnenger’s综合征妇女禁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00.
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胎儿心律失常原因,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6例胎儿心律失常孕妇的情况、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长期随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0.2%。2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3例为胎儿心动过速(11.5%),4例为胎儿心动过缓(15.4%),19例为不规则胎儿心律(73.1%);胎儿心律失常平均诊断孕周为35托周(15~41^ 1周)。26例中22例为产前胎心听诊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例为妊娠15周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3例胎心监测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7例产前进行了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心脏结构未见异常,其中6例胎儿超声心动检查提示胎儿房性早搏,占35.3%,余未见异常。产后新生儿均存活,随诊24例(92.3%),16例新生儿进行了超声心动检查,其中2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均为房间膈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在心律失常胎儿中发生率为7.7%。结论 大多数心律失常的胎儿预后是好的,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很低。对于持续性心率慢的胎儿,需注意心脏结构异常的存在;对于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采用期待疗法,根据产科指征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