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132篇
临床医学   35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801篇
综合类   666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1篇
  4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CMT1A和CIDP患者各30例,记录临床资料、电生理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H反射)、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等,部分患者行臂丛和腰丛的磁共振影像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CMT1A患者的正中神经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1.10±10.60) m/s, CIDP患者为(31.52±12.46)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01), CMT1A患者中约43.3%(13/30)未引出尺神经F波,明显高于CIDP未引出F波的患者比例(4/30,13.3%),χ2=6.65,P=0.010。在可引出F波的患者中,CMT1A组患者的F波潜伏期为(52.40±17.56) ms, CIDP组为(42.20±12.73) ms...  相似文献   
62.
带血管蒂排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方法。:在40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腓骨长肌腱及皮瓣转位修复跟腱。结果:采用该术式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9例。经10个月 ̄1.5年随访,移植的肌腱及皮瓣全部成活8例,愈合良好,跟腱功能恢复。1例皮瓣边缘性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结论:带  相似文献   
63.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处传导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总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通过症状、体征和肌电图检查进行诊断。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测定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的传导时间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精确定位的电生理方面的客观指标。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查对象腓总神经损伤组 :选择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5月就诊 ,并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的 2 5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例。年龄12~ 5 0岁 ,平均 34 5岁。临床表现为足背伸无力伴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检查 :可见胫前肌、腓骨长肌等腓总神经支配肌肌力减弱 ,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减退。肌电图检查提示腓总神经不全受损。有明确病史的 12例 ,其…  相似文献   
64.
张辉  张光运  段丽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3,34(6):583-588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对一侧胫、腓骨骨折的反应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Fos蛋白双标记以及蛋白激酶C(PKC)在左侧胫、腓骨骨折后不同时程的表达变化。结果 1.左侧胫、腓骨骨折后,GFAP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同侧腰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胞浆,Fos阳性产物在其胞核也有表达,且以浅层为主,神经元的胞核也有Fos阳性产物;2.Fos—LI神经元与GFAP/Fos-LI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两者关系密切;3.GFAP/Fos—LI星形胶质细胞表达高峰期在骨折后45min,而Fos—LI神经元的表达高峰期在骨折后90min;PKC—LI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及达到高峰的时间比PKC—LI神经元要早。结论 腰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下肢骨折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及调节过程,而且Fos—LI、PKC-LI的表达早于神经元,可能主动地影响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65.
带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结合AO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1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11例中1例监测皮岛于术后监测过程中准确地提示移植腓骨血管危象,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复通血供。11例监测皮岛全部成活,随访1~3年,股骨颈骨折端骨愈合,股骨头无坏死。结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监测皮岛是腓骨移植术后血供监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6.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30侧成人下肢标本,对腓骨短肌腱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在踝关节平面上1cm处,腓骨短肌腱上长(12.5±2.2)cm,下长(9.5±1.0)cm,腓骨前后径为(2.1±0.5) cm,胫骨前后径为(3.4±0.4)cm,胫、腓骨前缘之间距离为(2.8±0.4)cm,腓骨短肌腱距腓骨外缘(1.3±0.3)cm,胫骨内缘距离腓骨外缘(5.3±0.4)cm.结论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
小腿下1/3,尤其是胫骨的前内侧面,因软组织缺乏,血液供应差,这个区域的骨髓炎、溃疡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伤缺损,仍是外科治疗的一大难题。自Ger运用带皮肌瓣一期修复这个软组织缺损区以来,先后又有Pers等使用Mu长伸肌,Phillp等。使用趾长伸肌来修复小腿下1/3的前内侧区。他们都是以肌的远端为蒂,切断近侧端逆向反转肌瓣,这  相似文献   
68.
方冰  李红  刘卓 《九江医学》2001,16(4):210-211
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本院在 1996~ 1999年对腓骨骨折和胫腓骨双骨折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 14例 ,女 6例。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6岁。开放骨折 8例 ,闭合骨折 12例。粉碎骨折 11例 ,多段骨折 4例 ,螺旋型、斜形骨折 5例。单纯腓骨骨折 4例 ,胫腓骨中下 13双骨折 16例。1 2 治疗方法 腓骨中 ,下 13骨折病例均采用 2 2~ 2 5mm克氏针内固定 ,中 13腓骨骨折少数病例采用 4孔接骨钢板螺钉内固定。 16例胫腓骨双骨折病人 ,先固定胫骨后 ,腓骨采用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 ,克氏针逆行 (先打入腓骨…  相似文献   
70.
钟子云 《重庆医学》2001,30(5):475-476
下肢骨折在临床上为一常见病 ,而胫腓骨的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亦占相当的比例 ,由于交通事故、建筑施工等导致的该类骨折 ,常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 ,甚至缺损、伤口污染、骨折远端循环不良等 ,若治疗处理不当 ,常导致伤口感染 ,软组织坏死 ,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的发生 ,严重者甚至截肢 ,给医者留下终身的遗憾 ,伤者导致终身的痛苦。从 1990年起 ,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加腓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 ,治疗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腓骨胫骨骨折 15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18~ 46岁平均 3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