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9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71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90篇
特种医学   7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1777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0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8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脑胶质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阐述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影响其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52.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的并发症,其与脑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核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磁共振波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被认为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终确诊依赖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TSCs)体外分化过程中的回逆现象,为研究其分化抑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D133免疫磁珠筛选系统,从肿瘤组织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BTSCs)分成4组进行培养:(1)含10%胎牛血清(FCS);(2)10%FCS+丙戊酸钠注射液(VPA);(3)无FCS+生长因子;(4)无FCS+生长因子+VPA。取不同时间点上的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分化相关的标志物、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变化;利用免疫激光共聚焦分析与分化相关标志物的共表达情况。结果无FCS条件下培养的BTSCs呈悬浮球状生长,高表达CD133和巢蛋白(nestin),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G0/G1期细胞占大多数,G2/M期细胞接近0%,DNA都是异倍体,对VPA反应不敏感。含FCS培养的原本悬浮的细胞约4h开始贴壁。均呈圆形。此后逐渐向多形性分化,至7d时分化的细胞部分又返回至圆形。至10d-21d时,有的还能重新恢复球形,并呈悬浮生长。培养3d、7d、10d和21d时,CD133、nestin阳性细胞数先降后升,GFAP^+和β-TubulinⅢ^+细胞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含FCS培养液中加入VPA。细胞形态上未见上述的回逆现象,CD133和nestin表达的先降后升现象消失,GFAP和β-TubulinⅢ在第7天以后表达明显升高,但极大部分细胞共表达nestin。而神经干细胞(NSCs)在含FCS培养至10d时,即以GFAP和β-TubulinⅢ表达为主,未见CD133^+细胞。此外,含血清培养时BTSCs仍以异倍体为主。含少量的G2/M期细胞,加VPA诱导后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变化不明显。结论BTSCs在含血清条件下培养出现的多向分化表型不稳定,时有去分化所导致的回逆。加入诱导分化剂VPA培养,虽然能阻止回逆现象出现,并有代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标志物表达上升.但因其共表达nestin而仍属于未完全分化细胞,表明BTSCs分化始终处于受抑状态。  相似文献   
54.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0年前第一篇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文章发表以来,fMRI技术因其能够无创伤地对神经元活动进行较准确地定位,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行性等优势,已经成为脑功能成像发展最迅速的新技术之一,并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如:视觉、运动、感觉、听觉、味觉、语言、音乐以及记忆等。同时,fMRI的临床应用前景也很广阔,一些文献报道fMRI可应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就fMRI的原理以及它在脑肿瘤、癫痫和神经可塑性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工频磁场 (PFMF)是否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法观察漂白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以判断经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 ,以相对荧光强度恢复速率(CFIRR)作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作用的评价指标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单独作用或协同佛波酯(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3ng/mlTPA作用 1h时CFIRR的中位数 (Md)值为4 .53 % /min ,空白对照组为 9.74% /min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H =1 2 .0 84,P <0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4h时CFIRR的Md 分别 8.2 5、6 .68%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32 .61 7,P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3h ,再与TPA共同作用 1h时CFIRR的Md 分别为 3 .32、2 .85% /min ,与TPA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2 .589,P >0 .0 5)。结论  0~ 1 .6mT的 50Hz磁场单独作用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 ;协同TPA ,不能增强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 ;但是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6.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作者1993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经CT和(或)MRI误诊为脑肿瘤的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病人19例,其中手术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随着CT和MRI的普及 ,临床上脑转移瘤发现率逐渐增多。我院自 1991年至今共收治脑转移瘤82例 ,现就有关诊断治疗问题加以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 2例 ,女 30例。年龄 36~ 72岁 ,5 0~ 65岁 62例 (76% )。1 2 原发性病灶与性别关系 男性患者以肺癌、食管癌、胃癌多见 (本组 35例 ) ,女性以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多见 ,共有 14例 ,其次为乳腺癌 11例 ,本组2 2例未找到原发灶。1 3 脑转移瘤的发生部位 发生于幕上 76例 ,额叶 16例 ,顶叶 4 5例 ,枕叶 8例 ,颞叶 7例 ;幕下 6例。多发性转移 8例。本组有 60例首诊以颅内…  相似文献   
58.
59.
60.
<正> 近20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目前关于肿瘤的发病机理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肿瘤是多种遗传因素的累积共同作用的结果,癌基因的活化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其重要因素。 原癌在细胞内的正常基因,通过扩增、突变或重排等方式转变成癌基因。癌基因编码的产物癌蛋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生长。癌基因常为“显性”,等位基因中一个位点的突变可被激活;抑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