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前瞻性评价步长脑心通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有效性及长期服用的安全性。为进一步认识步长脑心通在神经科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讨论:脑心通胶裳同阿司匹林相比有相似的预防脑血管病复发的作用,而出血事件的发生危险度更低。其降FIB作用强于阿司匹林,而抗血小板聚集度作用弱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72.
余锋  赵焕东 《吉林医学》2007,28(9):1077-1079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6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12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8周。主要观察6个月内TIA发作频次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6个月内随访TIA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脑心通治疗TI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漫 《吉林医学》2007,28(11):1322-1323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10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游离Ca2+浓度 ([Ca2+]i) 的影响,初步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海马组织单细胞悬液,Fura-2/AM负载分离的神经细胞,双波长荧光法测定海马神经细胞内静息态[Ca2+]i.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为437.42±32.14nmol/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89.83±18.57 nmol/L(P<0.05);脑心通组和喜德镇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为252.61±20.15 nmol/L、237.34±19.83 nmol/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降低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这可能是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1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青  曹凤君  李佳 《陕西中医》2006,27(7):788-789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的方法,脑心通胶囊(黄芪、丹参、地龙、血竭、红花等)治疗组141例,通心络胶囊(人参、赤芍、蝉蜕、蜈蚣等)对照组46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未发现脑心通胶囊有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脑心通治疗心脏X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X综合征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显示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一组综合征。其治疗主要体现在心绞痛症状的缓解上。近年来我们采用脑心通治疗心脏X综合征患者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步长脑心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来自本院住院或门诊的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服用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R)、韦氏记忆量表(WMS)、Blessed行为量表(BBS)、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SDSVD)积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生活及社会行为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丁咯地尔。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结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及盐酸丁咯地尔,对照组仅予盐酸丁咯地尔(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1个月后随访统计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6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VA、BA血流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与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盐酸丁咯地尔。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步长脑心通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步长脑心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Ec 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15∶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5~1.6μg/mL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29%。结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拟脑缺血3h,再灌注1,3,6,12,24,36,48,72h后损伤内皮细胞的活性、死亡率变化以及脑心通胶囊的影响,测定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3h,再灌注24h时脑心通胶囊含药血清对细胞裂解液SOD活性、MDA及NO含量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内线粒体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脑心通胶囊0.24,0.48g·kg-1能不同程度改善细胞损伤(P<0.05,P<0.01),明显提高裂解液中SOD活性(P<0.05,P<0.01),降低裂解液中MDA和NO含量(P<0.05,P<0.01),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脑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