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1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28篇
综合类   857篇
预防医学   118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晚期胆囊癌(UICC III、IV期)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晚期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0例晚期胆囊癌的患者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0例中312例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0.7%及15.4%。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黄疸、手术方式、意外胆囊癌、肿瘤位置、肝外胆管切除、手术切缘、肝侵犯、病理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胆囊癌预后差,积极的外科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晚期胆囊癌外科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ADM)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肌层慢性增生,形成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为特征的良性疾病。ADM好发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通常无症状,50%以上的ADM病例并发胆囊结石,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胆囊切除术时偶然发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根据ADM的大体特征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散型三型。超声是首选的诊断和随访手段,必要时行MRI进一步鉴别。无症状的局限型ADM无需手术,应定期随访。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有症状的所有类型的ADM。当ADM与胆囊恶性肿瘤无法鉴别时,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在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2—2021年以来收治的胆囊癌行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的13例病人资料,通过分析病人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分期、术后并发症及复查随访情况探讨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 13例病人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50~83岁,平均年龄66岁,合并胆囊结石10例,结石合并息肉1列,2例无结石或息肉,肿瘤位于胆囊管4例,胆囊颈部4例,胆囊体部3例,胆囊底部2例,CA19-9升高3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7(100~6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16)d,均未出现胆瘘。其中1例失访,其余12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8年,生存时间为1~9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目前生存病人为6例,生存时间为1~9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除去1例近期手术者,术后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最长8年。术后随访未见明确胆管复发狭窄证据,所有生存病人至随访终点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保证胆管切缘阴性,R0切除的前提下,对于部分病人可把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作为胆囊癌根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胆囊癌B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经B超检查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其中假阳性25例,假阴性5例。误诊原因有:(1),充满型胆囊结石因弧形光带伴宽声影,掩盖了肿瘤声像不能显示;(2)只满足于发现胆囊结石,对伴有胆囊癌未引起重视,又缺乏多体位、多切面扫查,造成误诊;(3)胆囊不显像,无法判明胆囊的情况造成误诊;(4)将胆囊腔内蛔虫残体的声像误诊为胆囊癌;(5)因胆囊炎症致囊壁增厚且凸凹不平误诊为厚壁型胆囊癌;(6)胆囊腔内除见两块结石强光团外,还可见2.8×1.9cm较强光团但不伴声影,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癌,手术证实不伴声影的较强光团系胆囊结石外周包裹了结缔组织所致;(7)B超与CT均诊断为胆囊癌伴胆囊周围癌浸润,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胆固醇肉芽肿,胆囊壁由于炎症致使增厚并与周围肝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对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PT、TT、APTT显著低于开腹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早期胆囊癌均有较理想的疗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胆囊癌传统经验式外科手术,观察组接受精准胆道外科理论引导下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 年,比较两组患者的1 年、2 年及3 年生存率,并绘制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48±7.20) vs( 15.86±5.93),t=16.64, P<0.001]和阳性淋巴结数目[(9.94±3.50) vs( 5.27±4.39),t=7.51,P<0.001]更高,R0切除率(76.92% vs 36.54%,χ2=16.37,P<0.001)、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率(34.62% vs 11.54%,χ2=5.13,P=0.02)及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率(17.31% vs 3.85%,χ2=4.98,P=0.02)更高,术后排气时间[(1.05±0.38)d vs( 1.93±0.46)d, t=5.39,P<0.001]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5±1.16)d vs( 6.26±1.92)d,t=7.88,P<0.001]均明显更早;并发症发生率(23.08% vs 30.77%,χ2=0.78,P=0.38)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1 年(61.54% vs 40.38%, χ2=4.66,P=0.03)、2年(44.23% vs 19.23%,χ2=7.50,P<0.001)及3年(26.92% vs 7.69%,χ2=6.72,P<0.001)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中位生存时间[(17.37±8.64)个月 vs( 8.95±4.59)个月,t=14.96,P<0.001]更长。结论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有助于胆囊癌患者选取最佳术式,提高手术切除质量和R0切除率,并能有效控制手术并发症,从而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7.
“意外胆囊癌”指初诊为胆囊结石或息肉,但在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特殊情形。该疾病群体约占胆囊癌病例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尽管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和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争议与难题。诸如:意外胆囊癌的命名是否合理?如何预防意外胆囊癌的发生?再次手术的指征、时机和术前评估应如何把握?再次手术术中应如何合理应对?如何通过系统治疗改善意外胆囊癌的预后?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加深对意外胆囊癌的认知,提升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1100例在我院普外科就诊者的相关资料,其中胆囊癌者76例,男5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78±10.41)岁;统计分析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胆囊癌的发病率为6.91%(76/1100)。胆囊癌组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有胆囊壁增厚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HBsAg+/anti-HBC+与HBsAg-/anti-HBC+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2.02),胆囊壁增厚(OR=2.07),HBsAg-/antiHBC+(OR=2.89)和HBsAg+/anti-HBC-(OR=2.44)。结论男性,胆囊壁增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9.
<正>2005年3月至2013年6月,我科对21例一般状况良好的晚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GP方案)化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其中男14例,女性7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5岁。Karnofsky评分(KPS,百分法)≥60分,所有患者预计的生存期≥3个月,纳入病例均经B超、CT、  相似文献   
110.
胆囊癌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的发病率在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因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预后极差。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胆囊癌综合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提高对胆囊癌综合治疗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