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6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86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8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68篇
内科学   137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4765篇
综合类   2623篇
预防医学   409篇
药学   741篇
  15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1218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979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方法 对1993年4月~2002年4月所完成的160例原住肝移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5%,与肝动脉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3.13%;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与门静脉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0;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魂脉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技术和肝动脉病变有关,改进吻合技术,术前评估肝动脉病变能降低早期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有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手术史以及严重感染病史等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手术技术是导致下腔静脉狭窄的重要原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能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及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 4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小三阳、HBV-DNA(-)的患者术前开始联合口服拉米夫定(1amivudine)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2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大三阳、HBV-DNA( )的患者,术前除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外,同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共14d,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快速静脉滴注15000u静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3个月内联合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19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1例患者第49天死于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4例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已接近3年,术后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有乙型肝炎复发。结论 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泛昔洛韦联合使用可使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并能预防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30岁,因终末型肝炎后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麻醉满意后穿刺右侧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右锁骨下静脉放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左侧股静脉与左侧颈内静脉,置入  相似文献   
94.
肿瘤的复发与HBV基因型相关 HBV携带者进展为HCC的危险率比未感染人群升高了100倍。外科手术是HCC可能的治愈性治疗,但是HCC切除后肿瘤的再复发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在国家台湾大学医院Jin—De Chen和同事们检测了保存的与HBV相关并经过治愈性手术的62例  相似文献   
95.
肝脏移植涉及的棘手问题很多,如血流动力学,凝血,出血,水电解质,温度等。文章着重介绍体外循环在解决肝移植手术中解决上述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酸碱和生化的变化。方法:7例病人行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监测围术期酸碱和生化指标。结果:(1)与术前相比,pH各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BE和SBC在转流60分钟及关腹时降低;与转流前期相比。pH以后各期变化不大。术期pH在7.35~7.45范围之内;(2)血糖在各期都升高,血钙降低,体温逐渐降低;(3)血钾在肝血管开放后一过性增高,由3.17mmol/L升至3.53mmol/L。结论;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酸碱和生化变化轻微,避免了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钾,但体温和血糖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7.
两袖套法减体积大鼠肝移植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间活体供肝肝移植 (LivingDornorLiverTrans plantation ,LDLT)是解决供肝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对最小有效供肝量确定仅限于临床推测[1,2 ] ,研究小肝移植物在受体的存活 ,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的基础 ,建立小肝移植物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所在移植研究中心大鼠肝移植手术经验 ,就建立小肝移植物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技巧作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供体SD大鼠 6 0只 ,雌性 ,体重 2 5 0~ 2 80g ,术前常规清洁饲养 ,不禁食…  相似文献   
98.
99.
小鼠原位脂肪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了ob/ob小鼠脂肪肝移植模型 ,探讨保证建模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小鼠非动脉化肝移植技术 ,5~ 7周肥胖小鼠为供体 ,正常小鼠为受体 ,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受体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 ,血清ALT、AST水平检测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法。结果非脂肪肝移植组 (lean to lean)受体长期存活率 (n =10 )为 70 % ,脂肪肝移植组 (ob/obtoagematchedlean)受体存活率为 0 (n =1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脂肪肝移植给体积相当的正常小鼠 ,其短期存活率为 3 0 % (n =10 ) ,所有小鼠术后存活并苏醒 ,但均未超过 2 4h。脂肪肝移植受体ALT水平为 (62 85± 2 93 7)U /L ,AST为 (5 812± 2 942 )U /L ;而正常小鼠移植组ALT与AST水平分别为 (5 96± 114 )U /L ,(1796± 870 )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组织学检测显示大量胆管中央凝固性坏死伴出血。结论 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肝原发性肝无功能移植模型 ,为脂肪肝移植后脂肪肝细胞受损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