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79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99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105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52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7天(A组);B组53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200mg,每天3次口服,疗程7天(B组)。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查Hp。结果A组Hp根除率92.3%、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4.2%、症状缓解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而B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73.6%、75.5%、77.4%、17.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探讨初治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确诊为Hp感染患儿86例,男50例,女36例。分为克拉霉素组62例,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甲硝唑组24例,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2周疗法。停药后4周,检测Hp根除率。对2组初治失败者进行复治,克拉霉素组增加克拉霉素剂量和延长奥美拉唑疗程;甲硝唑组采用克拉霉素三联1周疗法。复治再失败者采用铋剂四联疗法。结果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91.9%(57/62)较甲硝唑组75%(18/24)高,有显著性差异(χ2=4.448P<0.05)。本组共11例根除失败,采用3种复治方法后,根除率分别为80%(4/5)、66.7%(4/6)、100.0%(3/3)。结论克拉霉素三联1周短程疗法是根除儿童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适当增加克拉霉素剂量和延长奥美拉唑疗程可提高根除率。采用铋剂四联法对克拉霉素耐药者有效。  相似文献   
53.
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蓉  陈贤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34-123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69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35例和克拉霉素组34例,阿奇霉素组予阿奇霉素500mg,每日1次,仅疗程开始的头3日口服,阿莫西林1000mg,奥美拉唑20mg,均每日2次,共2周;克拉霉素组予克拉霉素250mg,阿莫西林1000mg,奥美拉唑20mg,均每日2次,共2周。两组疗程结束后,再每日顿服奥美拉唑20mg,共2周。治疗后4周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阿奇霉素组和克拉霉素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6% ,88.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阿奇霉素组和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7%、91.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HP根除率,疗效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相似,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4.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疗效.方法:对AECB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口服莫西沙星400mg,gd×6d,另一组口服克拉霉素500mg,bid×6d,观察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克拉霉素治疗组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87.9%,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气管周围炎症吸收率分别为84.7%和71.2%,差异有显著性(P<0.05);痰中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8.9%和72.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和13.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AECB时,莫西沙星与克拉霉素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但其支气管周围炎症吸收状况前者优于后者,痰中致病菌清除率更高,更具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5.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分析及对Hp根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燕  郭勤  沈守荣 《中南药学》2005,3(5):270-27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及对Hp根除的影响,给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用改良布氏活性炭培养基(平板)在微需氧环境中培养幽门螺杆菌,并利用琼脂稀释法行幽门螺杆菌的药敏试验.并用三联疗法对62例消化性溃疡进行Hp根除治疗.结果从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培养出Hp 62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克拉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1.61%、3.23%、11.2%、58.1%、3.23%、0%.7d根除治疗对Hp的总根除率为:对甲硝唑及克拉霉素敏感株根除率为91.5%,对甲硝唑耐药株根除率为52%,对克拉霉素耐药株根除率为0(P>0.05).结论阿莫西林、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较低;而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其耐药影响Hp根除.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与 7d三联疗法比较 ,观察 3d和 5d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11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抗Hp抗体 (ELASE)或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病人分为 3组 :3d(3d组 ,39例 )和 5d试验组 (5d组 ,37例 )和 7d对照组 (7d组 ,4 0例 )。 3组均给予三联治疗 :雷贝拉唑 10mg +呋喃唑酮 10 0mg +克拉霉素 2 5 0mg ,每日 2次 ,疗程分别为 3,5和 7d ,后再给予雷贝拉唑 10mg ,每日 1次 ,3d组为 2 5d ,5d组为 2 3d ,7d组为 2 1d。并于抗Hp方案结束后d 2 8~ 5 6内作13C 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的效果。同时在用药后d 1,3,5 ,7,2 1和 35对病人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10 7例病人完成全部治疗方案 ,9例失访 ,3,5 ,7d组人数分别为 37,35 ,35例。Hp根除率 3d组为 76 % (2 8/ 37) ,5d组为 89% (31/ 35 ) ,7d组为91% (32 / 35 ) ,5d组和 7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且均高于 3d组 (P <0 .0 5 )。3组从用药d 1起均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 ,各组症状缓解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症状 ,而根除Hp ,5d和 7d疗程较 3d疗程为优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66,规格500 mg/5 ml)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总结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阿奇霉素3053例、克拉霉素2321例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明确与所用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中男性5.59%、女性3.97%;≤12岁4.18%、12~60岁5.06%、>60岁5.00%、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4.81%高于克拉霉素男性3.04%、女性2.50%,≤12岁1.17%、12~60岁4.15%、>60岁2.45%、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2.76%;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12岁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12~60岁,克拉霉素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系统57.81%、皮肤及其附件15.63%、中枢神经系统10.94%,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系统76.87%、皮肤及其附件10.88%、肝胆系统6.12%,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胃肠系统比重高于克拉霉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症状系统相对集中,克拉霉素不良反应较少,但涉及症状系统较多,两种抗生素需停药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角度。  相似文献   
59.
王园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54-155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60%的有效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在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难治AML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女性,28岁,诊断为难治AML。初始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7)方案诱导化疗未缓解,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进行挽救性单倍体allo-HSCT。复查骨髓缓解,植入成功,随访100 d,持续缓解,无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难治AML,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可作为挽救性allo-HSCT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