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374篇
  免费   6242篇
  国内免费   2586篇
耳鼻咽喉   812篇
儿科学   1034篇
妇产科学   807篇
基础医学   3921篇
口腔科学   1235篇
临床医学   39048篇
内科学   12820篇
皮肤病学   567篇
神经病学   4955篇
特种医学   67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16205篇
综合类   59637篇
预防医学   11365篇
眼科学   2951篇
药学   29428篇
  333篇
中国医学   10506篇
肿瘤学   1806篇
  2024年   813篇
  2023年   3357篇
  2022年   3026篇
  2021年   4115篇
  2020年   4246篇
  2019年   4408篇
  2018年   2050篇
  2017年   3886篇
  2016年   4174篇
  2015年   5051篇
  2014年   9555篇
  2013年   9746篇
  2012年   12677篇
  2011年   13606篇
  2010年   12825篇
  2009年   12129篇
  2008年   13548篇
  2007年   12716篇
  2006年   12080篇
  2005年   12480篇
  2004年   8716篇
  2003年   7779篇
  2002年   6342篇
  2001年   5239篇
  2000年   3762篇
  1999年   2845篇
  1998年   2436篇
  1997年   2229篇
  1996年   2013篇
  1995年   1492篇
  1994年   1242篇
  1993年   806篇
  1992年   643篇
  1991年   599篇
  1990年   504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探讨Bi PAP、硝普钠、吗啡联合应用在抢救中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急救治疗组40例,急救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 PAP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硝普钠、吗啡、扩血管、镇静,对照组应用鼻导管吸氧、硝酸甘油、安定。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在PP、RR、SPO2、p H、PO2、PCO2比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Bi PAP、硝普钠、吗啡更快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缓解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Hp感染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患者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的临床价值。方法:设立静脉治疗小组,将小组设立前后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对静脉治疗小组应用前后的维护效果予以评价。结果:相比参照组,研究组静脉置管术后各项并发症、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具有积极影响,应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高危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PICC置管患者1 340例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置管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性。结果 1 340例患者中有22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C置管期感染与患者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导管材料和血栓史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30d)、导管维护周期(<7d)、导管移动和导管材料是PICC置管期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25例PICC置管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3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结论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30d)、导管维护周期(<7d)、导管移动和导管材料是PICC置管期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置管期感染。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56.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03-106
目的探讨并分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方案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87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结果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建议采用与细胞学分类相同的二级分类法(即LSIL和HSIL),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慢性宫颈炎共三组。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确诊,并研究其相应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检查,慢性宫颈炎占44.19%,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占55.81%,其中LSIL 156例、HSIL 60例。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为患者阴道镜的异常图像表现。SIL病变级别与阴道镜图像的合并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且出现阴道镜下2级病变的几率越大,HSIL组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重要判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其效果存在差异.与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相比,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能够明显缩短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研究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左心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2018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资料,依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12 h组、24 h组、72 h组,每组各20例。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与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再灌注时间与心室重构、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2 h组患者心室重构指标与左心功能指标均优于24 h组,24 h组均优于72 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再灌注时间与左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均具有中度相关性(P0. 05)。结论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心梗患者的左心功能、心室重构间具有明确相关性,再灌注时间越短患者左心功能越理想,心室重构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