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3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196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1097篇
内科学   12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41篇
综合类   2449篇
预防医学   88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742篇
  1篇
中国医学   410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经复习有关文献 ,张克劬依肌皮神经的发起部位和支数将肌皮神经的发起类型分为 5类 ,其中由外侧束和正中神经共同发出者占 2 .78%。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肌皮神经变异 ,现报道如下 :该例右侧臂丛的各干、股、束形成正常。外侧束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后在胸小肌上缘的上方发出喙肱肌支 ,此肌支行向外下支配喙肱肌 ,其起始处横径 1.1mm ,长 3.2 3cm ,外侧束本干向下延为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外侧根横径 3.1mm。正中神经内侧根由内侧束发出 ,其起始处横径 3.3mm长 0 .85cm。正中神经内、外侧根在胸小肌后方、…  相似文献   
102.
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a链(IL2Rα)基因第三内含子25kb片段,并成功地克隆到pBSSK载体中。构建了一系列亚克隆并测定了25kb全核苷酸序列,其中2228bp碱基序列为国内外首次测定,其数据已被GenBank接受,接受号为U56389。通过计算机分析发现IL2Rα基因第三内含子具有典型的G↓GU……Pyrich(∽15bp)NCAG↓G结构特点,但在3’剪接点5’上游500bp范围内未发现分支点结构,该序列的确定为进一步了解IL2Rα基因组的结构和变异剪接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使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对P17和P24两个区段计算基因距离,用Diverge程序计算同义替换(1(s)和非同义替换(1(a)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型别限制的CTL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Ks/Ka值〈1,而P24区段的Ks/Ka值〉1;P24部分的基因离散率低于P17部分;P17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34.94%,而P24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67.38%;从基因离散率、所受的选择压力及抗原表位的突变率3个方面来看,HIV-1的P17区段均明显大于P24区段。结论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抗原表位变化较大,而P24区段的抗原表位相对较为保守。提示P24区段的CTL表位更适合于表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变异与正常银环蛇蛇毒及DNA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银环蛇在自然界的生存、进化、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方法①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蛇毒蛋白的组分;②利用随机引物扩增(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的方法对1例变异银环蛇和10例华南常见银环蛇的DNA进行扩增.结果 SDS-PAGE结果发现变异银环蛇毒的蛋白组分与正常银环蛇基本相同,但在43KD大小的一条蛋白带含量明显减少;RAPD扩增的DNA条带有明显差异.结论①变异银环蛇的蛇毒蛋白组分含量发生改变;②该变异银环蛇与正常银环蛇DNA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5.
胎儿脊柱发育的X线照相研究:I,椎骨骨化中心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3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尺动脉腕上皮支是指尺动脉在腕豆骨近侧约 4cm处发出、自尺侧腕伸、屈肌之间穿出的皮支血管。以该皮支为蒂可形成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血管解剖恒定曾被认为是该皮瓣的优点之一 ,但作者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11月 ,发现 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病例。报道如下 :例 1 男 ,2 7岁。因断指再植术后手指残留创面入院 ,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术。术中发现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位置 ,即前臂尺侧腕上 4cm处 ,有一粗大的皮支自尺侧腕屈肌与尺骨间穿出 ,看似正常的尺动脉腕上皮支 ,但向血管发出部追踪发现 ,该血管不是发…  相似文献   
107.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的研究提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有准种的假说 ,我们以前C/C基因为研究靶区域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靶序列 ,随机选择克隆测序 ,比较其结果 ,证明了HBV准种的存在 ,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形式。试验用 4例患者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乙型、慢性 ,临床检测HBsAg、HBeAg、抗 HBc阳性。提取 2 0 0 μl血清中的HBVDNA ,用于多聚酶链反应 (PCR)。以甘人宝等发表的HBVadr亚型序列为依据 ,设计引物序列。其上游引物为 :5′ACTGCAGGCACCATGCAACTTTT…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2005,22(4):254-256,F0003
有限元法计算大鼠胫骨骨密度变化;分形维数在头低位期间心率变异分析中的应用;基于解剖知识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研究;一种基于掌上电脑的便携心电血压监护仪;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胶的生物力学研究;模拟股骨颈骨折外固定器固定结构模型三维有限元计算与应力分布实验研究;人颅骨粘弹性的分数阶模型研究;松质骨中两种纵波的传播特性分析;拉伸基底加载成骨类细胞内应变张量分析;基于GMDH型神经网络的EEG分类研究;电子耳蜗CIS方案与特征提取相结合的语音处理方法;应用HMM和加权距离判别法的真核基因识别程序研究;概率密度函数法研究重构吸引子并检测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空间模型对单次运动相关脑电的分析;DICOM医学图像扩展模型的研究;一种基于改进零树小波算法的选择性医学图像压缩技术;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步态识别研究;具有解剖基下颌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长序列心电信号最佳复杂度的确定;基于非线性统计估计技术的PET散射校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一例核型为47,XY,t(5;17),+22的少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临床和实验特征.方法 在常规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进一步检测该病例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并结合文献分析此类少见变异易位的临床特点.结果 FISH检测PML-RARa阴性,但77%的细胞显示存在17号RARa基因的重排或复制;BCR-ABL阴性,但74%的细胞显示有22号染色体的复制或重排.M-FISH明确RARa基因重排系5号与17号染色体易位所致,并证实了22号三体的存在.结论 变异型t(5;17)易位,形成NPM-RARa融合基因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APL中少见的类型.骨髓形态表现为奥氏小体缺如,核型中常伴有其它附加染色体异常,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联合化疗有效,但易复发,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高白细胞者预后凶险.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不同心电序列转换方式及不同谱估计方法对心率变异性(HRV)信号谱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对积分脉冲频率调制(IPFM)模型及修正积分脉冲频率调制(MIPFM)模型在输入不同振幅与频率的正弦信号时所产生的随机点过程,用两种心电序列转换方法进行转换得到仿真HRV信导;然后,采用周期图与自回归(AR)谱估计方法计算这种厉真HRV信号的功率谱。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MIPFM模型产生的随机点过程,同一心电序列转换方法所得出的仿真HRV信号的AR谱与周期图的谱峰功率估计基本一致;而对IPFM模型则不完全一致。②MIPFM模型仿真实验表明,对实际HRV信号谱分析,使用低,高频谱峰功率比(RF)作为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张力平衡的指标时,除心电序列传换及谱估计方法可能造成的误差外,当低频谱峰靠近极低频谱峰时,根据RF值解释生理实验结果会有校大误差。③座分析实际HRV信号的工作中,不同心电序列转换方式产生的伪谐波对HRV谱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